美文网首页
对待孩子玩手机的态度和方法

对待孩子玩手机的态度和方法

作者: 李呦呦007 | 来源:发表于2022-04-21 23:55 被阅读0次

    随着宝宝长大,她越来越喜欢手机。说“大”其实也没多大,才一岁七个多月的娃啊,就非常喜欢手机。平时只要她看到餐桌上有手机,即便她个子还不够餐桌高,都能努力踮起一双脚把手机够到手。

    拿到手机,就开始用手指点点点,还会左右滑动。虽然有密码打不开App,但总能打相机功能,然后我就经常能在手机上发现一堆拍摄内容奇怪且镜头晃动的照片。

    孩子在成长,我也在成长。但我发现作为妈妈的成长速度远赶不上宝宝给我制造难题的速度。面对手机,我有时就不知道该用什么态度。

    我有个同事,她闺女只比嗝嗝(女儿小名)小四个月,照她说的,她们家就规定在孩子面前尽量限用手机。她手机里宝宝的照片就不太多,都是因为它们不愿意在宝宝跟前用手机,连拍照都很克制。

    我其实也不同意这样子的保护,似乎有些过度了。亲子交流上,堵可能带来“欺瞒”,疏才能带来“坦诚”。现在的孩子出生就被电子产品包围,打造真空环境不仅成本高,也极易反弹。

    不过,实在话,我也只是明白这个道理。落地在实操,不知道怎样疏通才是合适有效的。今天我最喜欢的育儿博主-大J公众号(大J小D)推送的文章《女儿能适度玩手机,比大人还自觉,多亏了这4个方法》,刚好解决了我的很多困惑,提供的方法和态度有很好的借鉴性。

    以下内容为读后笔记。

    核心观点

    • 对待孩子喜爱手机,底层逻辑应和对孩子的其他热爱一样,应当满足和共建。
    • 人对于追求“快乐”的欲望是天生的,如果你一定要考验和压抑它,基本上都会失败。这个道理同样适用于育儿,包括对待孩子从手机上获得的快乐。

    当一个孩子明白零食明天后天都会有,他是不会暴饮暴食的;那么玩手机也一样,当他知道随时都可以玩,他也不会毫无节制的。

    • 亲子关系“坦诚”的基础,是“疏”而不是“堵”。

    她对待她女儿玩手机的方法和态度是:

    • 小D(大J女儿)从4岁开始有了一个她专属的ipad,密码她也知道,里面有游戏,也有她需要上的网课和一些学习的app。
    • 强调必须“学习”完才能玩。——最开始要稍微操心一点,需要反复“盯着”她,提醒要学习完才能玩。
    • 说话算数,等小D真的学习完玩iPad,不干预,,更不会不停地碎碎念。

    真正有效的疏导

    对待她女儿玩手机很长时间,会干预,但从不唠叨。她会做以下几件事:

    1、提前对“看到什么”进行管控

    对于小D接触的内容,一直有一双“看不见的手”,确认iPad上的App和视频内容是合适的。

    • 网络和视频绝对不是“洪水猛兽”,但让孩子们独自“冲浪”前,我们需要先设一道“练习区域”的把控。

    2、给孩子更多有趣的快乐

    孩子之所以会对手机上瘾,是因为“快乐”。但我们不能打造一个无菌的无手机真空环境,而应该给孩子提供更多能感受快乐的选择,帮助他看到“快乐”是多种多样的。

    对于她女儿“沉迷”抖音时,基于引进多样性的快乐,她的做法是:

    • 在她的ipad上面,更新了一批益智好玩的app和不少有趣的动画片和纪录片。
    • 给小D准备了各种绘本、积木、橡皮泥和桌游;
    • 抽出更多时间陪玩,或者带她去户外撒野,去上海的各种场所打卡。
      尤其要注意,做这些的时候,不要去强调优劣,容易引起孩子的反感和叛逆

    我们成人思维习惯了要去在所做的事情里面发现“意义”,但孩子之所以会上瘾,就是因为“开心”。那么我们提供多样化的时候,只需要去让孩子体验到同样的简单开心,这就是“意义”本身了。
    戒瘾这件事,第一原则就是不要考验人性,没有人不喜欢能够提供开心的来源,这是人的本性,这是我们身体结构决定的。我们所能做的,就是扩大可以提供相同效果的其他来源,而不是逼着孩子非要去做有意义的事情。

    3、重视约定,解决孩子拿起来就放不下怎么办

    大J家非常重视“约定”这件事,一旦约定了,就要认真执行。对待她女儿玩手机,约定时间到了就不看了,即便有时小D会哭和抗拒,但她和先生从不会因此妥协,而是告诉她:“对不起,我知道你现在很难过。但这是我们之前说好的,不可以就是不可以。” 坚决执行之外,也会和她明确什么时候还可以玩,而且说到做到。所以小D现在也很明白了,说好的事情就是说好的,基本上很少会有“破例”。

    需要注意注意,约定是双向的约束,我们希望孩子遵守约定,同时我们也要履行自己的那一份“义务”。

    4、坚持言传身教的力量

    对待小D玩手机,大J会让小D参加家庭会议,一起讨论,哪些时间我们不能玩手机(比如全家一起吃饭时);每个人每天什么时候可以玩,能够玩多久,哪些时间是全家都不可以玩的,为什么每个人情况还会有一些不同等等。
    这样的讨论既有教育意义,也不再把小D和我们对立起来,同时鼓励了孩子的表达,一举多得。这个过程,更是“言传身教”的体现。

    大J下面的这段话说的非常好:

    我们的孩子,作为数字时代的“原住民”,他们的生活,本就与电子产品密不可分了。我们要给到孩子的,是爱和陪伴,帮助他们发掘更多“快乐”的能力。唯有内心充盈的孩子,才能够真正抵御诱惑。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对待孩子玩手机的态度和方法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lfwe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