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医陈大夫
(作者 奚家全)
牙医陈大夫有很多经典的话语掷地有声,让人回味无穷。比如“我不比哪个哈(傻)一半”、“我个子不高,但我没怕个人”、“只要认定了的事,我就能把它做到最好”等等。我对陈大夫的这些话深信不疑,因为我对他太知根知底了。
陈大夫原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农村民办校的一名高中生,毕业后没能考上大学,当兵身高又不够格,因而只得回家干农活。但陈大夫并不气馁,他觉得自己在农村也能干出一片天地。于是,他利用农闲时间,在邻村拜师学了石匠。
在钢筋水泥还是稀罕之物的那个年代,石匠是一门非常不错的手艺。不论是修房造屋、开沟挖渠、铺路架桥,还是箍井修磨,处处都离不开石匠。
陈大夫绝对是学石匠料。他眼尖手巧有力气,而且很能吃苦,因而深得师父的喜爱。师父不论走到哪里都会带上他,遇到过经过脉的地方也会毫不保留地教给他。陈大夫学得很快,后入师门却先出道。对别人称赞他“好聪明”,他总是抿嘴一笑:“聪明说不上,我只晓得我不比哪个哈一半。”陈大夫果然很快在当地站稳了脚跟,而且手艺越做越好,请他的人也越来越多。后来进城,陈大夫居然还拿到了重庆人民大礼堂石阶的修缮工程。
进入九十年代,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大型建筑机械广泛使用,石匠的活越来越难找了。这时,红砖的需求量大增,经常出现供不应求。陈大夫见状,便果断南下广东,去东莞烧砖,在那里一呆就是十年。
烧砖既是力气活,也是技术活,这些对心灵手巧的陈大夫来说都不算个事。然而,由于砖窖大,他个子又小,与高个相比,又多了几分艰难。当别人对他另眼相看时,他暗暗地自己给自己打气,想尽各种办法来提高效率。结果他做到了,那些大个子一个个败在他手下。陈大夫后来不无感慨地说:“我个子不高,但我没怕过人。”
陈大夫确实没怕过人。但他怕“病”,特别是怕得“没力气的病”。
这次陈大夫病得很重,看了很多医生,吃了很多药,包括试了民间很多偏方,可病就是不见一点好转。但这确实也不是什么大病。因为去重庆的大医院检查了,也没诊断出个结果来。他只觉得胃里不舒服,吃不下饭,肚里老是胀,有时还会让人痛上好一阵。这人是铁,饭是钢,长时间营养跟不上,很快就把人弄垮了,力气彻底弄没了。
陈大夫的病根源是他的双亲在一年多里相继离世,他悲痛欲绝,积忧成疾。按照他泰山大人的说法,他得是“心病”,也难怪大医院也检查不出来。
陈大夫没了力气,全家的生活也跟着没了生气。他的妻子眼看从广东打工挣的钱快用光了,便独自一人到重庆打零工,只要工资高一点,全不在乎人有多苦活有多累,默默地撑起这个家。
时间有时才是治病真正的良药。对于陈大夫的心病,确实需要时间去疗慰。经济的拮据,有时也让陈大夫不得不重新审视现在的自己和家庭的未来。他渐渐明白,当务之急,就是挣钱治病和养家,而别的都显得不那么迫切和重要了。
寒冬已过。当三月和煦的阳光照在冰冷的窗台上时,陈大夫灰冷的心也似乎照进了一丝光亮。这光亮,让他顿感到温暖和力量。他很快满血复活,准备开启新的征程。
捏着兜里仅有的50元钱,陈大夫立在窗前呆望了很久。这次他看得很远。远处的山渐渐地绿了,田里却是干涸的,只有菜园子是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偶有几只小燕子,呢喃着从窗边飞过,激起他的思绪。
“我该去做点什么活呢?到底有什么活适合现在的我呢?哎-!哎-!”他自言自语道,时不时发出叹息声。
“是谁在叹气?”一位收购猪鬃的老者恰从这里经过,听见叹息声,便关切地问。
陈大夫听见有人说话,三步并着两步去开门。这老者一看就不俗,面色红润,气宇轩昂。陈大夫一边给老者让坐,一边递水。不一会儿,竟和老者熟了,便拉起了家常。
老者劝慰陈大夫要放宽心,一切都会越来越好的。陈大夫听了很感动,也主动关心起老者的风湿病来。陈大夫家里正好存有治风湿病的药酒,这是他当石匠时工友给的方子。陈大夫立即慷慨地拿出药酒来让老者试擦。几分钟过后,奇迹发生了,老者觉得他的关节一点也不疼了。多年的老毛病顿时全消,这让老者感激不尽,他执意要拿出50元钱作为药费报答陈大夫。陈大夫不停地推辞着,但最后还是老者的坚持占了上风。
“100元钱可以做什么呢?”这次陈大夫没有叹气。他灵机一动,我是不是可以把这种药酒拿到街上去卖呢?也许还有别的患者需要这种药呢!
没有别的出路,陈大夫只得硬着头皮一试。小本生意确实不错,第一天就让陈大夫挣了80元钱。在往后的日子里,陈大夫还卖过很多种药酒,这都是他从别人那里高价收来的“祖传秘方”。不管是哪一种药酒,陈大夫都在自己身上做过试验。如果效果不明显,他是绝对不拿在街上去骗乡亲的。他坚信,只要自己不砸自己的牌子,谁还能砸得了你呢?
这药酒一卖就是几年。陈大夫慢慢有了名气,有的乡亲还长途跋涉慕名到他家里来买药。陈大夫一家的日子也渐渐好过起来。
医者仁心。陈大夫独辟蹊径卖药酒也能立住脚,靠的不是高大上的学历和高超的技术,而是一颗仁爱的心。这时的陈大夫,自己还是一个饱受病痛折磨的病人。他能以病人之心度病人,给同样缺医少钱的乡亲们送去的是大众的、管用的、廉价的健康服务。
怀着这样一颗仁爱之心,陈大夫在一个偶然的机缘下,遇到了一位好心的牙科大夫。从此,陈大夫师从于他,走上了自己的牙医之路。
民以食为天,味以牙为先。牙好,味才好,牙没了,滋味也就少了。这是陈大夫决心做牙医的初心。他多想给那些没牙的老乡亲们量身打造一副副好使的牙齿,也想帮助那些牙痛病人尽快祛除病根!
陈大夫一开始就如饥似渴地学习义齿加工打磨的各种技术。当我们问及他,打磨义齿和打石头有什么异同时,他笑着说:“相通的。只不过像我这种跨界的不多。”陈大夫讲了一句大实话。这二者,既相通,都是工匠活,需要有工匠精神;又截然不同,分别以属于口腔和建筑两个领域,哪个要求更高,确实让人一时难分伯仲。
由陈大夫打磨过的义齿,好像一下子被赋予了新的生命。找他做过义齿的乡亲,无不夸赞他人好,手艺好,便民又实惠。
经过不断的学习和反复实践,陈大夫对口腔医学有了较深的理解,在口腔修复工艺方面也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技术和风格。当我问他下一步的发展方向时,他笑着说:“争取在工艺上有大的改进,比如采用更先进的设计理念和打磨方法,使用更先进的打磨工具等。”他还补充说,“只要我认定了的事,我总能把他做到最好。”
牙医陈大夫用他大国工匠的品质,正努力践行着自己的诺言。在为民服务的道路上,他一路狂奔,一路歌,等待他的定会是鲜花朵朵和幸福满满。
又是一年仲春,草长莺飞,百花盛开。牙医陈大夫身着白色制服,弯着腰,正聚精会神地为乡亲们打磨义齿。透过窗子射进的温暖阳光,悄悄地洒在他的额头上,在他那饱经风霜的皱纹里,闪烁着一粒粒晶莹的汗珠。
我们期待他创造出更多奇迹,还有他的经典话语。
(2018年3月20日写于山城桥都重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