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止血不留瘀

止血不留瘀

作者: 币小侠 | 来源:发表于2018-11-28 23:35 被阅读18次

止血药

以制止体内外出血为主要功效,常用以治疗各种出血病证的药物,称止血药。

在分类上,止血药均按照入血为界,因心主血、肝藏血、脾统血,故此类药物以归心、肝、脾经为主,尤以归心、肝二经者为多。且均具有止血作用。又因为其药性有寒、温、散、敛之异,故本章药物的功效分别有凉血止血、温经止血、化瘀止血、收敛止血之别。

根据止血药的药性和功效不同,本章药物也相应地分为凉血止血药、温经止血药、化瘀止血药和收敛止血药四类。

止血药,主要用于治疗咯血、咳血、衄血、吐血、便血、尿血、崩漏、紫癜以及外伤出血等体内外各种出血病证。

出血之证,病因不同,病情有异,部位有别,因此在使用止血药时,应根据出血证的病机和出血部位的不同,进行相应的选择和必要的配伍,使药证相符,标本兼顾。

止血药的主要药物:掌握小蓟、地榆、三七、茜草、白及、艾叶的性能、功效、主治、特殊用法及特殊使用注意。

熟悉大蓟、槐花、侧柏叶、白茅根、蒲黄、仙鹤草、血余炭的功效、主治、特殊用法和特殊使用注意。

在如何对症施药上,吴老师讲解道,若血热妄行之出血者,宜选用凉血止血药,并配伍清热泻火、清热凉血药;阴虚火旺、阴虚阳亢之出血者,宜配伍滋阴降火、滋阴潜阳之药;若瘀血内阻,血不循经之出血者,宜选用化瘀止血药,并佐行气活血药;虚寒性出血,宜选用温经止血药或收敛止血药,并配伍益气健脾、温阳药。根据前贤“下血必升举,吐衄必降气”之论,故对于便血、崩漏等下部出血病证,应适当配伍升举之品;而对于衄血、吐血等上部出血病证,可适当配伍降气之品。

“止血不留瘀”,这是运用止血药必须始终注意的问题。而凉血止血药和收敛止血药,易于凉遏恋邪,有止血留瘀之弊,故出血兼有瘀滞者不宜单独使用。若出血过多,气随血脱者,则当急投大补元气之药,以挽救气脱危候。

吴老师还根据前人的用药经验,指出,止血药多炒炭用。一般而言,炒炭后其味变苦、涩,可增强止血之效,但并非所有的止血药均宜炒炭用,有些止血药炒炭后,止血作用反而降低,故仍以生品或鲜用为佳。因此,止血药是否炒炭用,应视具体药物而定,不可一概而论,总以提高止血的疗效为原则。

相关文章

  • 止血不留瘀

    止血药 以制止体内外出血为主要功效,常用以治疗各种出血病证的药物,称止血药。 在分类上,止血药均按照入血为界,因心...

  • 草本集(84)三七

    三七 三七为中药止血药里面的化瘀止血药。 化瘀止血药有止血、化瘀的特点,止血而不留瘀。主治瘀血内阻,血不循经之出血...

  • 三七

    三七止血又化瘀,有止血不留瘀、化瘀不伤正的特点,在调理体内体外各种出血证方面有着独特的本领,无论有无瘀滞均可应用。

  • 三七

    三七止血又化瘀,有止血不留瘀、化瘀不伤正的特点,在调理各种出血证及抗血栓方面有着独特的本领。 血脂水平太高导致血管...

  • 每天认识一味中药——三七

    导言:三七味甘、微苦,施与血症,即守且攻。出血用之,止血而不留瘀;血瘀者用之,活血而不妄行。实证用之,不伤正气;虚...

  • 一张图学到止血药重点(二)

    化瘀止血药 三七 味甘,微苦,入足厥阴肝经。和营止血,通脉行瘀。 三七行瘀血而敛新血,凡产后、经期、跌打、痈肿,一...

  • 20220614内科常用中成药5

    止血剂:凉血止血,槐角丸,化瘀止血剂:三七片,止血定痛片 消导剂:消积导滞,保和丸,枳实导滞丸,六味安消散,健胃消...

  • 藏奥堂精华足浴液(熏蒸十泡脚)成分和调理范围

    药物作用 1、藏红花、当归:活血通经、去瘀去痛 血竭:散瘀定痛、止血生肌、适宜跌打损伤; 2、高丽参:补气安神...

  • 化瘀止血的三七粉

    三七具有“生打熟补”的功效,即服生三七,能活血化瘀、消肿止痛,治跌打损伤有效;服熟三七(用鸡油或其他油将生三七炸黄...

  • 茜草

    茜草科植物茜草的干燥根和根茎。 性味苦寒,归肝经。 具有凉血,祛瘀,止血,通经。用于吐血,衄血,崩漏,外伤出血,瘀...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止血不留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litc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