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急性脊髓炎是指各种自身免疫反应(多为感染后诱发,个别为疫 苗接种后或隐源性原因)所致的急性横贯性脊髓炎性改变,因在脊髓的病变常为横贯性,又称急性横贯性脊髓炎,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脊髓炎。
常见症状
脊髓炎的主要症状有损伤平面以下的运动障碍,传导出现的感觉障碍和括约肌的功能障碍
常见并发症
[if !supportLists](1)[endif]肺部感染 (2)褥疮 (3)泌尿系感染 (4)预防肢体畸形 (5)便秘
急性脊髓炎要进行哪些病情观察
急性期病情不稳, 需严密观察呼吸变化, 若出现呼吸困难、 心率加快、 记热、紫绀及吞咽困难等症状,是上升性脊髓炎的表现,应立即给予 吸氧,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 使用人工呼吸机辅助呼吸, 积极抢救。临床表现
急性脊髓炎比较特殊的一点就是起病时期为急性起病,初期会有像低热,一些病变部位疼痛,包括像四肢麻木等情况出现,但是有一点当这种病情急性起病的时候,在没有任何症状的状态下会导致直接瘫痪的情况,但是这个情况是属于相来说是比较少见的,但是一旦出现这种情况下,是没有任何预防和最佳处理方法的。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在几个小时或者是在几天内的时间里出现一个感觉障碍,甚至是肢体障碍的情况,导致感觉方面缺失的情况,起病比较急,要加以防范了。
病因
中医病因
本病由外感时邪所致,又以感受温热邪毒为主。
西医病因
本病的确切病因尚未明了。脊髓炎大多为病毒感染所引起的自身免疫反应,或因中毒、过敏等原因所致的脊髓炎症。其病原主要有流感病毒、带状疱疹病毒、狂犬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等,近年来有由肝炎病毒所导致脊髓炎的报告。尚有一部分患者原因不明,但病前常有某些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临床上以横断性脊髓炎最为常见,其病变以胸段为主,其次为颈段,腰段及骶段病变较为少见。表现为脊髓病变水平以下的肢体瘫痪、感觉缺失和膀胱、直肠功能障碍。
脊髓炎的诊断
中医诊断
辨 证:
本病以肢体瘫痪、麻木,排尿障碍为主要表现,临证时首先应辨明虚实,一般初期多为实证,可见发热、咽痛等,继之出现肢体痿软无力,或肌肤麻木不仁,或小便不通。后期多为虚证,可见肢体痿废不用,肌肉萎缩,肌肤干燥,麻木,遗尿等症。临床一般分为以下几种证候类型
⒈邪郁肺卫
主证:发热,头痛,咽喉肿痛,热后突然出现肢体无力,肌肤麻木不仁,或见疾病由下向上扩展,四肢瘫痪,甚至舌肌痿弱,呛咳,吞咽困难,小便短涩,大便秘结,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数。
⒉湿热内盛
主证:身热不扬,嗜卧懒言,胸脘痞满,肢体痿弱无力,肌肤麻木不仁,或刺痛、瘙痒,小便不利,甚至癃闭不通,大便秘结,舌质红,苔黄,脉滑数。
⒊气虚血滞
主证:肢体瘫痪,痿软不用,面色萎黄,神疲乏力,遗尿或小便不通,舌质淡,苔薄白,脉细涩
⒋肝肾阴虚
主证:肢体瘫痪,肌肉萎缩,屈曲拘挛,肌肤干燥,麻木不仁,或见遗尿,伴头晕耳鸣,潮热盗汗,舌质红,少苔,脉细数。
西医诊断
1、运动障碍
以胸髓受损害后引起的截瘫最常见,如颈髓受损则出现四肢瘫,并可伴有呼吸肌麻痹。
2、感觉障碍
损害平面以下肢体和躯干的各类感觉均有障碍,重者完全消失。
3、植物神经障碍
脊髓休克期,排尿功能丧失,尿潴留,尿容量可达1000ml以上;当膀胱过度充盈时,尿液呈不自主地外溢,称为充盈性尿失禁。
一般治疗
⒈加强营养,进食高蛋白质高维生素食物。
⒉注意保暖,避免受寒。
⒊保持皮肤清洁、干燥,保持床单干燥、柔软、平坦;勤翻身;瘫痪肢体保持在功能位置,尽早做被动运动;在骶、踝、肩胛等部位垫以气圈或软垫,并经常按摩,然后用红花酒精外搽。
⒋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对于呼吸困难者,尽早吸氧;
西医治疗
激素冲击疗法(首选甲泼尼龙) 3-5天
免疫球蛋白
血浆置换
B族维生素
康复治疗
中医治疗
本病初期以邪实为主,治疗宜以祛邪为要,治当解表清热,疏风利湿。后期邪毒渐去,但正气已伤,治疗则以扶正补虚为主,宜益气健脾,滋补肝肾,佐以活血通络。
第一阶段;药物中以祛邪为要,治当解表清热,疏风利湿,主要以控制病情发展为主为第二阶段治疗打下基础。
第二阶段;药物可以邪毒渐去,扶正补虚为,宜益气健脾,滋补肝肾,可将疾病治愈70%。第三阶段药物可以活血通络,恢复脊髓以及自身的身体机能,将脊髓炎有效的治愈。
预后取决于急性脊髓炎损害程度、病变范围及并发症情况。如无严重并发症,服用“镇脊通络汤”多于3~6个月内基本恢复。完全性截瘫6个月后肌电图仍为失神经改变、MRI显示髓内广泛信号改变、病变范围累及脊髓节段多且弥漫者预后不良。合并泌尿系感染、压疮、肺部感染者常影响恢复,遗留后遗症。急性上升性脊髓炎和高颈段脊髓炎预后差,短期内可死于呼吸循环衰竭。
脊髓损伤不同于其他疾病,一旦确诊应立即采取相应的治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