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意义非凡,首先转换了赛道,从普通的互联网产品到未来物流(无人机方向),其次真正从0到1探索出了无人机配送服务To C的道路,最重要的是找到了自己真正感兴趣的方向
先简单介绍下背景,毕业后先后在招行、百度做了3年开发,后加入腾讯做产品,目前在一家全球领先的无人机物流的公司做产品负责人,负责公司软硬件产品。
从加入到现在已半年有余,想分享下自己对未来物流(无人机)的思考和想法,主要从三个方面阐述,一、全身心投入未来物流的原因,二、目前未来物流(无人机)做的怎么样,三、个人对未来3-5年发展趋势
一、全身心投入未来物流的原因1.巨大的市场空间

在上图中我们知道,中国物流成本占GDP的比例高达18%,而同时发达国家则将这一比例控制在8%左右,其中美国为8.2%,日本为8.5%,世界平均水平在11.7%,即中国的物流成本是在世界水平线之下的,有巨大的提升空间。
根据相关数据预测,在未来 3 到 4 年可能还会翻倍。试想一下,在未来 10 年、20 年人口下降的情况下,如此大规模的一个送货方式还能继续维持吗?
2.痛点足够明显
随着快递员的工资越来越高,电商的核心竞争力到底在哪里?如果单纯只是一个劳动密集型产业,我相信这不是长久之计。既然有这么大的产业,那么我们应该将成本降下来,来真正提高他们的核心竞争力。
我国地员辽阔,交通状况迥异,特别是在偏远山区、海岛、沙漠、林区,物流条件极为复杂艰难。这些都对商品物流构成巨大挑战,现在城市里普遍享受到的当日达、次日达,对于偏远农村地区来说依然遥不可及,普遍的配送周期数周到一月。
3.各大巨头纷纷涉足
国外的Amazon、Google、DHL,国内的顺丰、京东等先后开始布局无人机物流,看重的就是最后1公里的综合效益。
从一个专业的产品经理角度看,当一个市场空间足够大,并且痛点足够明显时,意味着有更大的机会做出影响世界的产品。选择加入的公司是全球最早做到无人机常态化运营,并且在无人机物流领域构建了很高的技术壁垒,完全符合马氏三问的原则,因此选择加入这家公司,去做别人未做过的,最有意义和价值的事情成为主要的考量因素,于是自然而然加入到了未来物流。
二、目前的发展情况
我们的愿景是通过无人机连接中国的每个村庄,构建最高效的末端无人机配送网络,实现国内任何一个地方都能24小时达。只所以选择农村,主要是出于以下两点:
1.相比于城市发达的配送体系,偏远的农村地区还停留在最初级阶段,痛点足够明显。
2.目前无人机物流高度依赖空域,城市的人口密度大,政府对开放空域比较谨慎。
国内快递行业中能够连接每个村庄的,只有一家——邮政,我们已经与邮政达成深度合作,借助邮政的网络,目前已经覆盖浙江、江苏、四川、贵州、湖南、北京等地区。
个人负责公司的软硬件产品,硬件产品主要是飞机的设计和改进;软件产品主要分为内部和外部,内部以提升效率为主,主要包括云平台和开航工具,外部以探索To C的无人机配送服务,主要包括APP、小程序等。
自主设计研发的的旗舰无人机具有30KM航程、7KG的载重,能实现全自主的起降、巡航、投放、返航及视觉识别等,具备移动目标投放能力和全天候24小时运营能力
自主设计开发的云平台,能实时监控和管理10架无人机,并对其中2架优先处理,很快就会实现对100架无人机集群的调度和管理
负责设计开发的迅蚁速运,是全球首个面向To C的无人机配送服务,目前已经服务10多家民宿,并拿下了星巴克的外卖服务
三、未来的思考和想法
个人认为来物流主要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智能调度
第二阶段是人机协调
第三阶段人机交互
未来会朝着集群化、智能化的趋势发展,在农村会逐渐形成以镇或者县为中心的30公里配送圈,在城市会出现无人机+无人车的组合,形成10-15min的极速配送服务,生鲜、外卖、商超的服务会重新定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