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到不惑之年,仍见不得生离死别。朋友圈里好友的一条信息,瞬间让我思绪万千……

一、好的教育影响一生
奶奶在朋友小的时候照顾、教育她,待她长大后也想孝敬奶奶,我知道她特别关心奶奶,也多次讲起奶奶的好,相信奶奶的善良、乐观、宽容、豁达一定会继续给她力量,让她更加坚定、从容、有力量地度过一生。
二、我最想孝敬的人
我也曾有过最想孝敬的人,那是我的姥婆。
姥婆是妈妈的奶奶,因为妈妈和三姨是相差不足一岁,所以,几乎从出生就跟着姥婆长大,姥婆既是奶奶又像妈妈,所以,妈妈最想孝敬她,而姥婆也是一直关心照顾着妈妈,甚至也照顾了妈妈的儿女,我和我弟。
我小时候在外婆家呆过一段时间,也是姥婆照看我。我记得最深刻的一次是我爬着上楼梯到平房上去,楼梯只有一侧有墙,另一侧没有栏杆。姥婆看到了,急忙赶过来爬楼梯抱我,一双小脚很是有力,她的紧张让我感觉很温暖。
还有给我用指甲草(凤仙花)包指甲。那时候我极力“反抗”,后来上学了,到一二年级的时候吧,看到大家都在包指甲竟然很羡慕,想起过往不禁肠子发青。
姥婆喜欢干净,天天把屋里的土地打扫得干干净净,自己的头发也梳洗得整整齐齐。她有一个发髻,她最不喜欢我动,可是我经常站到她身后偷偷地去碰那个发髻中间的簪子。现在想来也挺不懂事的。
后来,妈妈生了弟弟,姥婆来照顾月子,知道我喜欢吃葱,有一次做饭竟然给我炒了一锅葱,让我特别惊喜,至今难忘。
我出生的时候也是姥婆来照顾的,只不过自己并不记得当时的情况罢了。
老婆不在的时候,妈妈久久难以释怀,一直做梦梦到她。
外公不在的时候我还小不知道死是怎么一回事,一直都没哭,因为我觉得他只是在睡觉,会醒过来的。看着他们哭,我还纳闷,不明白是怎么一回事。直到到了坟地,看到墓穴,看到缓缓放下,我才害怕起来,原因也不是因为死亡,而是因为我想:外公醒来也出不来了。这样想着竟然哭了起来。所以,小孩的想法就是奇奇怪怪,但有着自己认知范围内的逻辑。
而姥婆不在时,我那已经上初中了,知道生死是什么一回事了,所以,特别伤心,不禁在心里问天地:为什么我还没有回报姥婆,照顾姥婆,就已经没有机会了。这让我对死亡第一次有了真实而深刻地感受。
三、健康是一切的基础
健康的重要性,老生常谈,毋用多言,可是,如何真正理解有效地做到健康,这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我想,可以从饮食、作息、心态上不断调整,一点点让身体达到最佳状态。
人生是一场渐行渐远的旅途,我们可以回望,但却注定无法触摸。而未来,总要与我们撞个满怀,微笑是我们给予它最好的开场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