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赏幼儿之作 析作品之美

赏幼儿之作 析作品之美

作者: 青竹YJL | 来源:发表于2019-01-19 12:25 被阅读71次

园里进行了美术创意活动观摩,活动结束后,大家在一起进行了分享。首先从教师的角度来评价活动,比如:目标的设置是否合理?活动过程中教师的提问是否有效?展示程度是否恰到好处?幼儿创作时,教师的指导是否到位?背景音乐是否合景等等?这些都是上好一节美术活动的必要因素。之后,则用更多的时间来分享孩子们在美术课上的表现,仔细欣赏孩子们的作品,从中体会和感悟更多地愉悦,也引发了我们更多教育上的思考。美术活动到底带给孩子什么?孩子在创作的过程中以及作品透露出哪些信息?怎样解读孩子的作品?接下来,与大家分享几个案例。

案例一:孩子是天生运用色彩的大师

这是一节大班的美术创意活动,教师是根据绘本《永远永远爱你》研发的用废旧纸箱来制作恐龙,并让孩子进行想象。孩子们作品中的恐龙形体各异,色彩斑斓。让我们来欣赏几幅作品。

作品一:

赏幼儿之作 析作品之美

孩子描述:天空中电闪雷鸣,雨下的很大很大,霸王龙宝宝在奔跑、、、、、、

(孩子运用了红色、黄色、绿色、黑色、蓝色、灰色、白色来表现电闪雷鸣时光线的纵横交错,还用大量的红色来表现环境的氛围。)

作品二:

赏幼儿之作 析作品之美

孩子描述:霸王龙宝宝发现霸王龙以后,疯跑着向慈母龙宝宝奔去、、、、、、

(孩子用灰色来表现霸王龙宝宝疯跑时的心情,它不愿意从内心承认自己是霸王龙,因为霸王龙在它的心里是恶的代名词,它最后还是奔向了善良的慈母龙,它的内心是向善的。)

作品三:

赏幼儿之作 析作品之美

孩子:霸王龙宝宝发现霸王龙以后,急忙去找慈母龙妈妈。我:“那你为什么用了这么多颜色?”孩子:“因为霸王龙宝宝旁边太白了,所以我用了这么多的颜色!”

(其实孩子在无意识的情况下,用色彩表现出了霸王龙宝宝着急的心情,这是一种潜意识中的对颜色的感知,是孩子生命中具有的独特的感觉,不是别人教给他的。)

案例二:孩子作品中的“无中生有”。

小班进行美术创意活动《好饿的毛毛虫》,孩子们用前几天染得各种色彩的纸,用撕和添画的方法来进行毛毛虫的制作。每个孩子的作品表现的都不同,突然我来到一位男孩身边,我左瞧右瞧怎么也看不出他作品中的毛毛虫在哪儿?于是蹲下来——

赏幼儿之作 析作品之美

我说:“你这纸上画的是什么?”

孩子:“怪兽。”

我:“那毛毛虫呢?”

孩子:“怪兽要吃毛毛虫,毛毛虫拼命地往前逃,不小心让石头绊了一跤,两颗牙齿给掉了。怪兽没有吃到毛毛虫,是因为怪兽肚子里有很多很多宝宝,她跑不动!。”怪兽旁边画了一个圆,我指着问:“这是什么?”孩子:“这是毛毛虫的牙齿。”

孩子的这种表现手法让我想起齐白石的《蛙声十里出山泉》,画中并没有画青蛙,而是通过泉水中几只可爱的小蝌蚪,使人联想远处山涧中青蛙的鸣叫声,为观者呈现了诗中美的意境,营造了可感可想的艺术境界,孩子的表现手法和大师的表现手法有异曲同工之妙。

赏幼儿之作 析作品之美

案例三:作品反映孩子的思维水平。

中班在进行泥工创意活动《好饿的小蛇》,孩子们在表现小蛇。我发现孩子们在创作时,都是小蛇捏好以后,再捏小蛇肚中的食物,小蛇和食物是分离的,两者之间没有联系,这是这个年龄段孩子的思维所决定的。孩子们想不到食物被小蛇吃到肚子里,小蛇的肚子就会变成食物的形状,他们没有遮挡概念。突然我发现一位小女孩制作的是一条粉色的小蛇,小蛇上面放了一个粉色的食物。

赏幼儿之作 析作品之美

我指着食物问:“这是什么?”

女孩说:“是草莓。”

我:“草莓是红色的,你这草莓怎么是粉色的?”其实我是在试探她是否清楚蛇与草莓的关系。

女孩:“草莓在外面是红色的,吃到肚子里就是粉色的啦,藏在蛇身体里了。”

女孩的思维是很清楚的,当草莓被蛇吃进肚子里,草莓就被蛇的皮肤遮挡住了,于是草莓的颜色此时是和蛇的颜色是一样的。与其他孩子相比,这位女孩的思维比其他孩子的思维发展要超前。

我们通过平时的教研活动,改变了教师的教学观念,在活动中重欣赏感受,只介绍材料及操作方法,不做范画,然后孩子们根据自己的兴趣、个性、感受、生活经验来进行创作,他们笔下的艺术形象,并不注重再现实物原样,而表现的是自己内心潜藏的灵性,反应他们心理发展的心路历程。

我们通过观赏孩子们创作的作品,看到了开放式教学给孩子们所提供的极大空间,使人性得以自由舒展和绽放。3-6岁这一阶段的幼儿,各方面还不成熟,不能和大师们的画作相提并论,但就艺术创作的本质来看,幼儿的原始美术创造冲动,同样发自他们对外界事物的感悟。由于他们没有框架的约束,不受任何干扰,所以更自由、更单纯、更朴实,更本真。

突然想起了若干年前看到的一段文字,这段文字一直在我的脑海里,并化作一股热情和力量让我去欣赏每一位孩子和他们的作品,并被他们的作品所感动着!文字是这样的:儿童画的美是全方位多层次的。完整是一种美、残缺也是一种美;成熟是一种美、幼稚也是一种美 ;清晰是一种美、朦胧也是一种美;整齐是一种美、潇洒也是一种美;规范是一种美、自由也是一种美,这样我们就能理解儿童画天真幼稚、自由潇洒的可爱之处了。儿童画是一颗颗纯真童心的自然流露和展现,是孩子们对外部世界的感应触摸和探索。童心似花、童心如诗、童心如苗、童心如梦,“稚到拙时亦为美”,不懂绘画技巧而随意涂鸦的儿童画,反应的却是最真的情,最纯的童心!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赏幼儿之作 析作品之美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lygd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