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这篇文章是写给毕业两个月后的自己和可能有同样状况感觉不爽都是你。
我有时下大多数人有的焦虑
也许是受一些大V或者同龄人的传奇故事影响,总觉得在该奋斗的年龄不应该选择安逸,所以我很希望自己也能够成为别人眼中一个大写的「努力」的人。
以前跟比自己年长的学长交流的时候,他会说,这就是这种小年轻闲着没事干的焦虑感,其实成就无非一步一步踏踏实实慢慢来就好了。
但我总觉得那些是我该去做的。
比如工作业务上必备的技能,通用技能的学习,健身和复盘总结这一类。
现在的焦虑这种情绪经常在周六周日或者每天加班的晚上,正常上班、日常加班的时候没有感觉到这些,可能是因为工作太忙,来不及想。
不同于以往目的不明确,现在的是一种,我明明知道自己该干这件事情,但我选择更安逸的玩乐。
然而这种无所事事,比勤奋工作更让我精疲力尽。
为什么不努力呢?
1.不当苦行僧:
当然,可能潜意识里面带着努力,就是要舍弃许多东西(比如吃喝玩乐的时间),所以有时也会有一些小情绪,那就是:我为什么要努力呀?
拿工作上来说,我现在即使在那些需要学习的这些技能上不努力学,靠着现在会的,也同样能够把工作干的很好,老板很满意,那为什么一定要让自己学得更多呢?(想想不努力被淘汰,好可怕)
对自己说:
1.我们眼中看到了努力的要死要活的那种样子,可能对那些努力的人来说甘之如饴。
2.像更强业务能力的人看齐,工作上,当知道更大的世界,看到更多优秀的人的时候,那就一定不要满足于现状,因为你也可能成为那样子的人。2倍于工资的能力是我一直追求的目标。
2.投入产出比:
或者有时是想努力但是不上进,因为努力是个长时间的投资,没法立竿见影,你不会知道我现在看这件事情对我以后有什么帮助,有可能这就是个无用功。这就像一个叫嚣着要学习PPT,但他的工作方面没有要求要做PPT或者没必要很好看,虽然PPT是个通用技能,但对于他来说就是一个伪需求,他可以努力,但暂时没有办法立马使用。(可能是因为我是个很注重反馈和他人评价的人)
对自己说:如果确定有清晰的目标,你「清醒」的在努力着,知道,这条路是走向你的终点,那这条路走的长一点又有什么关系呢?现在是一张白纸,想要的是五彩斑斓,那肯定得一笔一划绘制。
还有一点,就是自己要改变观念,可以去具体化实现目标之后的场景,但努力不一定会能达到。
顺其自然,少些功利心,不要给自己太大压力,至少是自己慎重抉择后的决定,没准冥冥之中自由安排~
3.干脆放弃:
别人已经干得足够好,觉得比不过,就连开始都不愿意。
对自己说:厉害的角色那么多!没得比,还是一句话,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就不撞南墙不回头的往前走就好。活着,总归是为了自己开心,难得走这么一遭,不试一下多不好啊!反过头来想一想,如果一个人走,反而没毅力,那有榜样带头,刺激自己往前走不更好吗?
其实,想一件你历尽艰辛才干好的事,可能就不会有这种干不好的认知了。
比如,我都能够瘦下来了,还有什么事做不到的呀?
为什么会选择做不应该做的事情?
1.没有紧迫感:
之前有提到,一般要努力做的事情都会是一个长期持续的一个过程。当该做的事情,没有设置截止时间点,也不会影响到自己的正常生活,工作或者钱的时候,这件事情就显得没有那么必要去做了,即使它很重要,但是它不紧急,就会一再搁置。
当然没有紧迫感,更深层次的原因是没有很强的需求。
解决办法:
1.创造紧迫感:
例如:
目标:学习阿文信息图表,每天学习一小时
目的:工作上需要一图读懂的技能,影响用户转发,同事也让自己更理解。
截止时间:9.22(定两周),没按计划完成,就退掉1699的课程,按计划完成,就奖励新种草的秋冬隔离粉底。
2.找到监督的人
2.懒:
很多事情归根结底都会纠结到这个点上,因为舒服的事情一般都不用太动脑子。
懒,就像,不愿意早起,不愿意锻炼,不愿意思考,不愿意上班一样。
但如果本身想努力,那肯定是在某个地方发散「现在我还不满意自己」这样的信号。
解决方法很简单:
那就不要让自己动脑子,不要有那么多花样。
例如:上班小系统
到工位—打开电脑和笔记本—拿着笔记本去吧台—打开幕布—按照格式写昨日总结—打开doit做今日计划—回到工位上班。
PS:会儿小朋友不希望持续在这样的「想努力—不努力—产生负罪感—继续空想努力」的循环状态中,所以,下周重新出发~
还有,很感谢我的简书第 100 个粉丝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