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泉驾校坐落在北京郊区,早晨的天刚蒙蒙亮,驾校的免费大巴就把学员带到了驾校,开启了一天的学习。那是1989年,新年刚过,六个学车的年轻人被分到了一个班。
教开车的师傅是北京郊区的农民,黑脸,话少,态度很凶,爱骂人,稍微笨一点,反应迟钝点就会被他骂得抬不起头来。
抬不起头来若干次后,几个年轻人才反应过来,原来那是师傅示意他们买烟呢!果然,买过红塔山之后,师傅的脸色渐渐和气起来。
为什么几个人要学大卡车呢?据说大卡车容易通过,学费又便宜,还可以拿到C本,他们便选择了大卡车。
一开始几个人不怎么交流,闷声不响地坐在卡车上,一个人驾驶时,其他五个人就在上面颠来颠去,东摇西晃,像几头猪似的,巧舞是这个班里唯一的女生,她穿着厚厚的羽绒服,准确地说,是她母亲的羽绒服,这样穿主要是防止摔痛。
六人按照年龄,巧舞排老三,老大是个商人,在颐和园里面有一个茶馆,在西二环有两个餐馆,老二是文化部的官员,马上就要外派到巴基斯坦,老三巧舞是个单身母亲,离婚后自己带着一个孩子,老四老五都是打工的,老六大学刚毕业,聪明,帅气。
那段时间里,他们总是一起出去吃午饭,一起出去喝酒,很快成了酒肉朋友。一个月下来时,他们渐渐地成了哥们儿了。巧舞颇有几分侠女气概,北方女人的坦诚和直率使她很受弟兄们的喜爱。
学开车一个月,巧舞跟老六走得最近,她觉得老六最小,不会给自己带来麻烦,她采取的是不提防政策,平时吃饭喝酒的时候,都是老六坐在身边,老六跑前跑后,一口一个姐,叫得特别甜,还帮着巧舞办了不少事儿。
考电子杆之前,师傅直接了当地告诉大家:“或者塞红包,或者多考几次,你们自己决定。” 巧舞是六人中唯一的女士,她不敢违背,直接给了红包,好在不多,三百元即可,于是,入库考试的时候,她一举通过了。
老六没什么钱,他决定不给红包,但是他胆大心细,技术好,一次也过了。
北京的第一场大雪降临时,老大请几位去他的茶馆喝茶赏雪景,那天的颐和园简直美不胜收,巧舞从没在雪天里来过颐和园,那种大气和宁静的美把她给震撼了。
老大十分大方地送给每人一套茶具。
喝茶时,老大说:“今天以茶代酒,庆祝我们拿到了驾照,这一个月不容易,我们也算是同甘共苦过了,不如我们结拜兄弟,如何?” 大家一致赞同,兴高采烈地拜了把兄弟。
那以后,他们六个人时不时小聚一下,每次都很开心。
六个人中,老六最年轻,车开得最好,巧舞买车后,他主动说:“我带你在三环上跑几圈吧!” 巧舞很高兴地答应了,很快,她就自己驾车上班了,老六不怕牺牲的精神让巧舞很感动,所以,后来老六借车时,她都痛快地答应下来,也为自己的侠义心肠感动不已。
老六也很会来事,带巧舞和她的孩子去郊区吃农家菜。不久,老六的女朋友来了,女朋友不仅长得漂亮,嘴也很甜,巧舞也很喜欢她,他们一块儿出去玩儿。
国庆节前夕,老六要结婚了,他发请帖给巧舞,然后,对巧舞说:“大姐,我需要跟你借二十万,付买房的首付。” 巧舞愣住了,她的脸一阵红一阵白,“我哪有那么多钱?你以为我开个小公司就是有钱人啦!”那个时候,二十万不是一个小数,更何况巧舞当时自己也背着房贷,还欠着银行的钱。
老六没想到巧舞会拒绝他,他很尴尬地说了些婚礼的事就告辞了。自从老六向她借钱后,他俩便开始疏远了。婚礼上,巧舞还是送出了一个大红包,但回家后,她就把老六从微信上删掉了,从此,不再有任何联系,一个好端端的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