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 怎样读书》读后感

《 怎样读书》读后感

作者: 知非难舍 | 来源:发表于2016-09-18 23:50 被阅读0次

       花了几个小时看完了《怎样读书》,大师们的读书方法虽然各不相同,却又有很多共通的地方值得学习。

       小时候读书分两种,课本和其他,对于课本大部分都是要背的,在老师的要求下一般都背得滚瓜烂熟。其他经常看的杂书有散文小说历史读本之类,一般都是看完就扔掉了,现在想想,这种读书方法不说完全没用,也是事倍功半的,没学到多少东西却浪费了大量时间,写作时那点功底那点手法几乎全来自老师要求被的东西。当然也怪不得老师没教,老师当年也有说精读细读、做笔记做摘要之类的,但是没几个会真正的做到,那些经常做笔记的同学貌似作文水平都挺不错,养成个读书的好习惯对于读书这件事来说真是太重要了。

       长大以后,作为一个工科生读书更少了,看的较多的是小说,偶尔看看心理学人类学等社科类的书也都是囫囵吞枣,看完了仅仅是长了点见识,不但没有学到知识,更慢慢因为饭桌上比别人多点谈资而沾沾自喜,有点盲目自大的样子。可见这种读书方法于我是毫无益处的。

       好吧,接下来试着想想通过这本书学到了什么。第一,读书首先要有兴趣,将读书视为洪水猛兽,认为读书是吃苦那就很没意思了。中国人从古就有吃的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的说法带着这种想法读书,只为书中的黄金屋颜如玉,即便拼了命的努力,也难有大成就。第二,读书的选择上看,虽然读书越多越好,但也要有个目的,读之前也要做好选择。没有目的随便那本书就读并非不行,但那只是消遣,对于做学问是没多大用处的。要带着目的去选书去读书,也就是读书要精,但读书也要博,和目的相关的书也要多看多了解,有助于理解学习。第三,读书的方法上,胡适先生讲“四到”,即“眼到、口到、心到、手到”,其他大师虽然没说这么明确,但也都遵循着手到这一点,即多动手,多记多写。只有将读书过程中觉得好的记下来慢慢揣摩才能将这些变成自己的,随便看看当时记住了很快忘了也就白看了。第四,读书应该存疑,不管是谁写的,都应该在心里想想他说的到底对不对,为什么是这样子,要有自己的思考。如同蚕吃桑叶,细嚼慢咽后要吐出丝才算成功,如果吃桑叶吐出桑叶那也没什么必要了。

        越来越觉得读书是件有意思的事,希望能一直多读书,读好书。通过读书让自己在这浮躁的世界安定下来,笑看世间风景,品味人生百态。

相关文章

  • 牛人揭秘后三单式杀跨的真正含义所在!

    第四单元:好读书读好书第四单元:好读书读好书 ——怎样写好读后感 读后感是读书笔记的一种形式,有时也被称作感想性议...

  • 冰与火之歌

    ——《钢铁是怎样炼成》读后感 《...

  • 读书的困惑

    该怎样读书?浏览、精读、研读如何区分,读后感或读书笔记需要针对那些书才必须做?想读的书太多,速度却跟不上。一个是底...

  • 《 怎样读书》读后感

    花了几个小时看完了《怎样读书》,大师们的读书方法虽然各不相同,却又有很多共通的地方值得学习。 小时候读...

  • 《怎样读书》读后感

    这本书收集了各个大家对于读书的看法,我挑了几个来分享: 胡适:提到读书要“精”和“博”。“精”:心到、眼到、口到、...

  • 有感而发

    关于写读后感 《怎样指导儿童写读后感》感悟 第二十四讲是“关于怎样指导儿童写读后感”,讲座中提到了没有必要所有的书...

  • 怎么看待孩子的考试成绩?

    今天在微信读书上又读完一本书,构思怎样写篇读后感,在一本写作书上看了怎么样写出好的读后感之后,想休息一会,于是拿起...

  • 东宋“凤羽”系列征文评论

    常言道“不动笔墨不读书”,若是细细看文,总该写上几笔。本文大多是读后感,而且因笔力所限,看法兴许粗浅。但不管怎样,...

  • 按需上课

    《我们需要怎样的课堂》读后感 某娟 《我们需要怎样的课堂》从五个方面...

  • 心灵的鸡汤

    《智慧背囊》读后感 读书,自然得读...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 怎样读书》读后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mbge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