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演员,连眼神都满是戏。
片子刚开始,女主第一幕出现在屏幕中的双眼便瞬间告诉了我,她带着故事。
One day,I was already old,in the entrance of a public place a man came up to me. He introduced himself and said:'I've known you for years. Everyone says you were beautiful when you were young,but I want to tell you I think you're more beautiful now than then.Rather than your face as a young woman,I perfer your face as it is now. Ravaged.”
我已经老了,有一天,在一处公共场所的大厅里,有一个男人向我走来。他主动介绍自己,他对我说:“我认识你,永远记得你。那时候,你还很年轻,人人都说你美,现在,我是特地来告诉你,对我来说,我觉得现在你比年轻的时候更美,那时你是年轻女人,与你那时的面貌相比,我更爱你现在备受摧残的面容。”
嗯,因为那双眼睛我想到了这个流传剩广的《情人》开头。一张脸上,他的眼睛可以认为是他所有人生经历的总和,当跟随女主的双眼看到破损的三块广告牌,便期待片子会怎么讲故事。
偏僻草地上的三块广告牌,故事也正由此展开。顺便说一句,这次片名的中文翻译我感觉很精简。三块广告牌讲了好几个故事。
最直接的,
RAPED WHILE DYING
AND STILL NO ARRESTS?
HOW COME,CHIEF WILLOUGHBY?
三句话,讲述了女儿被奸杀,凶手一直未找到,直接对领头的局长威洛比提出质疑。
一个妈妈,痛失女儿,几个月来,从警察那得到的总是无解,在她看来,更多的是无为,那帮吃官粮的家伙宁可花费很多时间去治滑冰的捣乱小孩,也没有认真看待她女儿的案子。当她执意竖起三块广告牌,媒体报道,警察开始登门拜访,她和局长对话时,直说:你花费这个时间跟我聊天,还不如去看看有没有其他女孩被奸杀。
我又想到片子后部分女主火烧警局,警察也没查出是她的所为,她该不该感谢警察的无为呢?当然,会有部分未解之谜,绝大部分事情都会水落石出。
代入一下,如果我们是这个妈妈,失去了女儿,而且和女儿在一起的最后一幕是吵架,之后再没相见,那种悔和痛在近一年的时间里该是多么的沉重。
不得不提到局长,为什么局长会选择在一个看似无比温馨的夜晚自杀?当他贴心的套上”勿打开,直接报警“的头套,拔出手枪时,我心中呼喊不要。这一天真的太美好,两个如花的女儿,一个可人的妻子,共度的那个阳光下午。
直到听他写给妻子的信,我哭了,他知道自己癌症剩下的日子不多且身体会越发虚弱,之后对妻子和家庭便是无尽的折磨,选择在这个最温馨的夜晚离开或许是最好的时刻,给彼此留下最好的回忆,人对最后一幕的记忆尤其长久,呼应了女主常常坐在死去女儿的房间里,想起他们的最后一次分别,在吵架。
局长真的太懂人性,再多的激情总会耗尽在柴米油盐里。我们都想永远停留在美好里,所以可以感受到他最后心中又该有多少不舍呢?一定很多很多。局长离开了,这个家庭的故事在屏幕后依旧继续着…
局长是个内心很温柔的人,小镇上几乎所有人都爱戴他,当得知他到了癌症晚期,便很反感女主树立点名质疑他的广告牌,侧面可从牙医对女主的态度/主教来家劝解女主/儿子学校被扔的易拉罐,这些事情上都一目了然。
其实局长和女主的第一次聊天,他说起他得了癌症,希望女主不要给他压力时,我就想到了“道德绑架”四个字,原来不光在我们身边和我们的互联网上常现,国外缺脑子的也不少啊。局长得癌症和没有破案,有关系吗?没有关系。如果说因为这个案子的发生让局长得了癌症,那我认为死者已死,就不必再牵连生者了,可这假设可能吗,简直毫无逻辑嘛。
局长的自杀,个人还是认为主要是他本人对于家庭的考虑,如上所述。女主的施压则是一小部分,局长的第二封信写给女主,同样感人,略带一丝戏谑,那笔意外出现为三个广告牌支付第二个月费用的钱,原来是局长出的,作为观众,此刻我也跟着女主会心笑了一下。
局长是一个有大智慧的人,他知道他死了,开始大家可能会怨恨女主,之后因为广告牌也许有转机,他趁机讲了一个小故事:有些悬而未决的案子,几年后,经一些犯人在某些场合无意的吹侃或许会自动解开。我好像在某一个剧里看过这样的安排,这个片子的导演兼编剧马丁·麦克唐纳也很可爱,后面他还真的这么安排呢。
只是他没有让这个片子落入已有的俗套,那个在酒吧和别人吹嘘自己奸杀并火烧一女孩的犯人,并不是此案的犯人。意外听到聊天的是前局长的小跟班狄克森,此时的他已然从以前粗鄙冲动暴力有种族歧视的角色框架中挣脱出来,外表依旧邋遢随意,思想却经过了一番风暴整顿。他处理这件事的方式很聪慧,没有惯性暴力的打架,而是默默记下车牌,用指甲和剧烈的皮肤碰撞搞到了很多对方的皮脂血液用以匹配女主女儿的奸杀犯。
狄克森巨大的改变要感谢局长的第三封信,狄克森看这封信时的安排也很特别,他戴着耳机(这个细节也多次表现)在黑黢黢的警局认真看信,丝毫没觉察到女主纵火烧警局,由此不断蹿升的大火。局长信中说一直相信他是一个内在正直的人,相信他可以成为一个好警察。
电影前半部分,我一直以为狄克森会转变成一个反派,但他并没有。他虽然冲动暴力妈宝,但很敬畏局长,开始他很多横冲直撞都是用自己幼稚的方式在保护局长,为局长得癌症难过,为局长自杀痛哭;局长应该也很理解他,他是个同性恋,局长的那份理解绝不仅限于此点。
转变后的狄克森很正直,当他听到他提供线索的坏人并非女主要找的奸杀犯,他很失望,于此,他也坚信那个人仍旧是其他案子的奸杀犯。他拿着枪,约女主一起去惩治罪犯,此时他好像在执行局长所言,“纪念一个人最好的方式就是成为他, 完成他没有完成的事情”,也呼应了局长开始同女主聊天时,女主对他的质问:你花费这个时间跟我聊天,还不如去看看有没有其他女孩被奸杀。
场景的最后一幕是狄克森和女主开着车前往那个奸杀犯的住所。经过这段时间的所作所为所感,他和她已经不再是原先的各自,出发前的狄克森轻轻的抚摸了他妈妈的额头,他没有因为他的面容被烧毁变丑反而有魅力了;女主爱怜的看着她熟睡的儿子,她应该也不会再喊他前夫那个19岁的女友为动物园女孩了。
车里的他们貌似背负了同样的“使命”,但他们都说还没有想好要不要干掉那个奸杀犯,微笑着说在路上再商量商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