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就在这里坐下,午后的天气有些沉闷,不过靠在藤编的大椅子上,也是舒适。
这是第一次见面,看得出那个小女孩有些拘谨,我真担心她因为紧张而影响这次得谈话。我告诉她,想到什么你都可以提问,我尽量如实回答。
她不好意思的笑了,展开笔记本,唇齿间露出一排整齐的小白牙。看到她的模样,我不自禁的想起了自己的青春年少,轻盈的好似一团白雾,飘渺,美好。
我,我可以喊您南风吗?小女孩儿试探性的问我。
我想,这真是个有趣的孩子,明明知道南风不是我。
可以的。我笑容坦然的回答她。
您写了这么多短篇,故事里的人物都很相似,主角是你自己吗?
有的是,有的不是,有的只有我一点点的影子,有的是我把生活中其他可期待的人物揉杂在了一起,从而塑造的人物。
短片中的人物名字有时会有重复,每篇和每篇之间会有时间或情节上的联系吗?
名字是随机的,喜欢哪个就叫的次数多一些,每篇都是独立创作的。千万不要因为这篇文章里的苏爱的是南城而怀疑到下篇文章里的苏为什么爱的是南风。
我举完这个例子,小女孩笑了,她抬起头看着我说,以前,我总以为她是一个人,总是误会了书中人物的角色。
她敲完最后一个回车键,说到,短片中的情感是您真实情绪的流露吗?
是的,在我写作的时候,哪怕只有200字,我都会融入进去,旁人总会笑我,说自己写字的时候都会流露出幸福的姨母笑。我回忆当时的情景,告诉小女孩儿,身置其中的感觉真的很好。
接着,她问,短篇中的地点都是您真实去过的地方吗?
有的有,有的是杜撰的,有的是未来渴望去的。
我们喝了点水,继续开始。这壶清茶味道确实很好。
小女孩问短篇中的构思取材,杜撰和真实,哪个更多一些?
这个不好说,但我可以肯定的告诉你一点,好多素材来源于生活又经过加工塑造,文章中有好多生活里的影子,但绝不会记流水写实,这不是我的风格,我写不出来。但如果一定要纪实,将来我有可能会拍纪录片奥。我忍不住咯咯咯的笑出声来。
身边的人会有对号入座的嘛?
当然有,刚开始受众群体还没有很多的时候,我写完就给身边的人看。毕竟他们太过熟知我的生活和习性,看着看着就会问我,短片里的是我嘛?更逗的是,有个男生问我,苏,几月几日的那片文章,里面的南风是不是我,你是不是喜欢我?……一开始这样的误会太多了,时间长了,就好了。
好的,谢谢你,南风,今天您给我解答了这么多我心中的迷惑,见你一面真好。我很感谢你。也,也喜欢你。小女孩儿说完最后一句,似乎有些羞涩,逆光里的她,身边好像有一层淡淡的光彩。
太客气啦,有问题你就问,从公众号疑问解答或直接找我都可以。小女孩笑了,临走的时候抱着笔记本朝我深深鞠了一躬。
她对我说,谢谢你南风。你俩身上总有我期待的影子和闪闪的光。
我很开心,看着她渐走渐远的背景,我笑了。我知道她指的两个人,是我和南风。
……
午后,真的有些疲惫,我盘腿坐回藤椅,膝盖上的印花毯子粗麻织的。隐约的透着阳光,像极了这个的午后。温暖如初。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