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孕的初检,从心电图中做出有点小异常,接着做了24小时移动心电监测和心超。做出来的结果是左室超大和二三瓣轻微反流。虽然结果我也是看不懂,医生也没详说,只是说怀孕三个月正常心脏不会有这样的反应,可能怀孕前心脏就有点问题。
在回来的路上,在草坪上静静的休息一会,有时一点小毛病,自己就会放大数倍来想象。如果自己严重到得了心脏病,自己此时的感受是什么,我的眼泪瞬间就涌出来,感到此生最对不起的是父母。父母含辛茹苦把我养大,似乎只是把我养大,到现在都没有得到任何的回报。对他们的深感愧疚与不孝。对于孩子们感到有老公和公婆,他们我也就放心了。给自己按个暂停键,别尽想些没的,回到当下。如何让自己身体好起来才是关键。
身体的任何反应与不适都是友好的来向我们提个醒,是自己的心哪里出问题了。有一本《生命的重建》,书中就讲有所有信念模式造就相对应的疾病,每个器官的功能不同,所带来的问题也不同。所有的疾病都源自不愿意宽恕的心态。每当我们生病时,我们就需要向内探索自己,到底是谁需要被宽恕,也许是我们自己,也许是他人。你最难原谅的那个人,其实是你最需要放下的人。宽恕,即舍弃、放下之意,它与原谅某个错误的行为无关,纯粹只是让整件事情过去。我们不必刻意去做什么,重要的是愿意宽恕。
不论出现什么问题,当下的事情是:爱自己,肯定自己。这也是生活发生积极的关键。爱自己,从不责备自己开始,因为责备、批评只会让我们更封闭。唯有理解并温和地对待自己,才能帮助自己改变消极的心理模式。
以前看到这本书,感觉也太神了,自己对应有过的毛病,真的如它所是。每身边有人生病或动手术,有时会去对应看下,是什么信念所致。信念不去改变,哪怕手术动完,多余的东西摘除了,再次复发的概率也是高的。
现在心脏的问题,就是先不看书,我们也可以想象一下,心是什么,心是我能感受到我所感受到的,也许我感受到的并不真实,那也是你真实的感受。被他人所爱与感受到他人的爱之间是的差距的;有人关心自己和感觉到有的关心自己不是一回事。尽管我们可能会非常努力地想让那些我们所爱的人感受到爱,但如果我们无法与自己建立情感联结,那么也就无法与他们建立情感联结。不过请放心,建立情感联结与体验被爱的感觉永远不晚,感觉被爱与年龄无关。什么让我的心封闭,压抑自己,看不见身边可爱的孩子、爱我的老公、父母的健在、自由的工作、幸福的小家庭……总停留在自己的悲伤中自哀自怜,无力抽离。
我也查看了一下。心脏导致问题的心理原因:长期的情绪问题。缺乏喜悦。心变得坚硬。紧张和压力。新的思维模式:喜悦,喜悦,喜悦!我带着爱让喜悦流过我的心、我的身体、我的生命经验。
心脏病发作/心肌梗塞,导致问题的心理原因;为了金钱或地位之类的事物而榨光心中的喜悦。新的思维模式:我将喜悦带回心中。我对一切事物表达爱。
看了这两条有关心脏的问题,再回想我这半年来生活,自己确实是缺乏喜悦的心,很少有事情能让我开心起来,能想起来也就运动释放的多巴胺能令自己短暂的喜悦。长期处在紧张和压力中,压力从何而来,本来一个家庭主妇哪来的大压力,压力来自于想要的成就感与金钱。我非常想要的,但又不知如何去获得,感到离自己遥不可及。
每天非常的内耗,看不见现在所拥有的美好生活。因为自己的心一直在,悔恨过去,恐惧未来,没有安注在当下,去为改变自己的现状而做点什么。 处在焦虑与压力中,对自己百害而无一利,再说这些都是自己想象出来的,去计划,去执行,去相信自己。去做一切皆有可能,不要停留在空想的层面,不然佛陀都帮不了你。
身体在为自己提出警示,要引起重视,从自己的信念与行为做出调整。去看见事物好的一面,去用发现美的眼睛看待一切,去感恩现在所拥有的一切,因为现在所拥有的都是生命的馈赠。去把那份内在的喜悦活出来,内在是一种状态,我们想要的状态都可自定义再去选择,为了自己与爱我们的家人们。
孩子不需要一个完美的妈妈,但他们非常需要一个快乐的妈妈。我们的身心状态无时不在影响着身边最亲近的人。愿我们首先把自己爱好,才会有更多的爱给予他人,同时也会有更多的爱回流到我们身上。当自己难受,请把自己拉回当下,去看见那个情绪想表达什么,让自己头脑先平静放松下来,再做些什么,给到自己更多的内在支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