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想分享一首很早以前在某本古风杂志里看到的李冶的诗,只一眼就记下了,清晰地记到现在。
十三八至
至近至远东西,至深至浅清溪。
至高至明日月,至亲至疏夫妻。
十三可能大家对李冶不是很熟,但鱼玄机的名字应该听说过,李冶就是和鱼玄机、薛涛、以及刘采春并称的“唐代四大女诗人”。
只是她的命运也没有和其他那些身世坎坷的女诗人有什么两样。
更是从小就被自己爹贴上“荡妇”的名号,也是亲爹。其实只是六岁写了首诗,被自己亲爹一番牵强附会,硬是把一首咏蔷薇理解成了少女怀春,而对于她之后“竟如其言”,我想一个六岁的小才女,作了首好诗却被自己父亲这般评价,还因此被送去当道姑,多少有点心理阴影,行为举止会跟时代格格不入也是极有可能的。再者,一个有思想的女诗人怎么会甘心被封建教条的条条框框束缚?具体情况可以百科。
十三百度百科:李冶(?---公元784年),字季兰(《太平广记》中作“秀兰”),乌程(今浙江吴兴)人,后为女道士,是中唐诗坛上享受盛名的女诗人。晚年被召入宫中,至公元784年,因曾上诗叛将朱泚,被唐德宗下令乱棒扑杀。
李冶与薛涛、鱼玄机、刘采春并称“唐代四大女诗人”。诗以五言擅长,多酬赠谴怀之作,《唐诗纪事》卷七八有云:“刘长卿谓季兰为女中诗豪。”宋人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著录《李季兰集》一卷,今已失传,仅存诗十六首。
李冶容貌俊美,天赋极高,从小就显露诗才,六岁那年,曾写下一首咏蔷薇诗:“经时未架却,心绪乱纵横。”“架却”,谐音“嫁却”。 她父亲认为此诗不祥:小小年纪就知道待嫁女子心绪乱,长大后恐为失行妇人。而这也不幸被他父亲言中(原文:季兰五六岁时,其父抱于庭,令咏蔷薇云云。父恚曰:“必失行妇也。”后竟如其言)。
然后我又找了她六岁写的那首诗:
《句》
唐 · 李冶
经时未架却,心绪乱纵横。
已看云鬟散,更念木枯荣。
鞞鼓喧行选,旌旗拂座隅。
不睹河阳一县花,空见青山三两点。
十三这诗别说是艳俗了,我反倒甚至还觉出点禅意。十分冤枉。我十六岁都写不出的诗,她做到了——然后被送去道观了。但人家还能洒脱不羁,没有凄凄怨怨的,已是众所不及的。再说这诗,也是唐朝少见的说理性的诗,足见她思维有着远超当时的水准。
絮絮叨叨这么久,只是想膜拜一下这个传奇女诗人。
——然后晚安,好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