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师者(一)

师者(一)

作者: Ph5_Elle | 来源:发表于2016-12-06 10:43 被阅读0次

    这两天有一篇台湾语文教育专家李玉贵的朋友圈文章,内容引起了我很多的思考,摘录与分享如下:

    1、“老师要带着温暖的心去听、去等;与此同时,还要让学生们之间形成‘共学关系’,不要形成误解 --- 以为自己的想法要得到老师认可才有存在价值”

    在自己亲子教育的探索中,我试听过很多当下的亲子课程。无论便宜的、贵的、国内的、国外的、教画画儿的、教外语的,大多都有同样一个问题,也是李老师所说的“我在大陆上课很紧张,这里见不得冷场”。这些课程看上去都热闹非凡,老师个个都动作丰富、表情多变,声音抑扬顿挫高低起伏,在这样的氛围下,能快速给出答案的孩子,“勇于”参与的孩子得到认可和推崇。

    上完一节这样的试听课,作为大人的我常常觉得很疲倦。五官都被”狂轰乱炸”,缓不过神儿来。同时,我有一个非常直观的感受:老师主宰课堂的“生杀大权”,小孩把老师作为权威,认为自己的想法是不是正确、是不是有价值完全取决于有没有得到老师的认可。

    这样的概念的强化,无疑很便于班级的管理。但对于作为个体的每一个孩子,他们在课堂上被认可的程度,和他们实际的能力水平很可能是完全不匹配的。

    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首先是学前教育市场的供不应求。根本没有那么多优质的师资资源可以马上被培养起来,而学前教育的商业门槛又如此之低。有不少培训机构的老师,完全没有教学经验,也完全没有经过专业的培训,听过2次其他老师的课,就开始上课。即使有专业的培训,培训内容也更多是如何从形式上吸引孩子的眼球,得到家长的认可(这个可能更重要,因为家长是关键的决策者)。因此很多的培训课程、培训方式都非常成人化,有的甚至会非常大比例地根据家长的要求和建议来设计和实施教学。这听上去很时髦,以客户为中心,似乎很“人性化”。但教育不同于其他的服务,课程不同于其他的产品。对于幼小的心灵可能产生的影响,应该有更多的专业素养以及敬畏之心。

    2、“如果每位老师每天在课堂都跟学生示范如何听,再小的声音老师都愿意听,说得再断断续续的话也耐心公平地听,这样我们的小孩每天就在看如何听,久了他就会听。”

    低龄孩子的学习,大部分是一个模仿的过程,是耳濡目染的过程。华德福教育的创始人鲁道夫• 斯坦纳说:“孩子不是学你说什么,甚至不是学你做什么,而是学你真正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这一点对于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都是适用的。

    每个人的每个动作、每句话其实都全息地表达了他/她当下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们作为成年人,因为有很多理性的判断和想法,在观察一个人的时候,往往有很多遗漏。而孩子作为比我们纯真地多的个体,在感受一个人的时候,是更全然而纯粹的。尤其是在老师的课堂里面,孩子完全赤裸地沉浸在这位老师所营造的氛围里。老师说的话、做的事、眼神、举止、甚至心念,孩子都会有所感应。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其中的排名显然分先后。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师者(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mtrm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