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第10讲至第21讲是这门课的第二部分,主要在讲心智的发展。
人要获得持续的发展,不仅需要行为的改变,而且离不开心智模式的有效运转。
第13讲 对世界的应该思维:为什么我总看不清现实?
现实生活中,我们总有这样或那样的应该思维,比如:
“我的孩子就应该听话、懂事、表现好、尊重我;
这些人就应该喜欢我、认可我;
如果别人比我优秀,我就应该默默的努力,超过他,只有超过他,才能证明我的价值“……。
第一种应该思维是对世界和他人的应该思维。
应该思维的本质就是不去认识真实的世界,而是试图让真实的世界臣服我们头脑中已有的规则,并在世界不符合我们头脑的规则时,表现出怨恨、愤怒、焦虑或者沮丧。
我们所有的负面情绪的背后,几乎都可以找到应该思维的影子。
我们要分清愿望和现实之间的区别。
“必须“和应该思维相伴而生,而“必须”只能有一个结果,当这个结果不符合预期时,就陷入到了严重的焦虑中。
我们可以问自己:
“我的孩子必须听话,我说什么就要做什么,这是必须的吗?”
“我应该比同事更优秀,这是必须的吗?”
如果不是必须的,请把想到的所有理由列出来。
当我们想到这些不是必须的时候,我们就从应该思维中跳了出来,我们的焦虑也会缓解解。
区分愿望和现实,是一个人成熟的标志,也是走出应该思维的关键。
作为一个成年人,你得接受,这个世界不是围绕着你来设计的,你盯着现实与“应该”的裂痕,沉浸在对这个世界的失望当中,就没有办法多看一眼这个世界中美好的东西。这就是应该思维对自我发展的妨碍。
第14讲 对自己的应该思维:我为什么无法接纳自己的情绪?
我们追求更好的自己无可厚非,但我们要搞清,这个更好的标准来自哪里?它是来自你的内在,还是来自外面的设定?
“我应该要努力”的思维是一种自我强迫。这种心态,关注点在于“努力”这种状态本身,他不是自发的行动,而是一种对努力的模仿。举例说:
有个年青人,认为自己应该改变一下目前的生活状态。于是他为了鼓舞自己继续努力,就买了很多书,但很少去翻;还办了健身卡,但从来不去锻炼;做过很多计划,但从来没有认真执行。你有没有觉得,有时他更像在表演一场叫做“努力”的行为艺术呢?
观察我们身边真正的努力的人,他们心中有一个想实现的目标,他们并不关心自己是否努力这件事,他们会把所有的注意力放在事情上,只想把事情做成,这时候,努力是一种自主自发的状态,是创造活动所产生的副产品。
应该思维导致非黑即白。
心理学家霍尼(Karen Horney)的理论。她说:
人之所以会陷入应该思维,是因为我们不断在外在世界中寻找被别人喜爱的“自我”标准,来妄图根据这个标准创造一个理想的自我。
这些理想的自我,并不是来自于我们真实的自我经验,而是由很多“我应该很努力”、“我应该很懂事”等这类的规则堆起来的。
应该思维其实就是用别人的标准来代替自发行动的思维方式。
应该思维如果来自于外在,就是对自己的一种“暴政”。因为它既会阻碍我们真实情感的表达,让我们的行为变成一种模仿,又会固化我们的思维,造成我们思维上的非黑即白。
当我们按照外在世界的标准设定人生目标时,很容易就变成应该思维牢笼中的囚徒,不再能看见世界的灰度,也不再拥有思维的弹性。
第15讲 绝对化思维:人为什么会陷入“悲观主义”?
习得性无助:其信念是就这样了,我再做什么也没用了。任何回避行为和抑郁情绪的背后,都有习得性无助的影子。
绝对化思维,就是对伤害的抽象化。
每次遇到让我们痛苦的事情,我们就在心里埋下了一颗地雷。这颗地雷很危险,一接触,就会触发我们应激性的情绪反应。
所以为了避免接触这些创伤性事件,我们把危险抽象化,在内心里树起警示牌,来标定不要轻易靠近的危险区域。
我们曾感受到的痛苦越大,我们用警示牌标识的危险区域就越大。久而久之,我们自己的活动空间变得越来越小,逐渐无路可走了。
绝对化思维的三种抽象方式
其一,时间上的永久化。无论对自己还是他人,我们的判断趋于绝对。“你总是这样,我一直都是这样”,破除这种思维可以将“总是”替换成“有时候”。
其二,普通化。就是从一只乌鸦黑推广到天下乌鸦一般黑。从一个男人不可靠,推广到天下男人都不可靠。
第三,人格化。所谓的人格化,就是觉得所有不好的事情都是针对我的,都是我的错,才会让这些坏事发生。
绝对化思维最大的问题,是为了防御可能的危险,把生活封闭在真空里,让我们不敢接触现实,从而失去了从现实,从生活中疗愈的机会。
僵固型思维、应该思维和绝对化思维。这三种思维方式看似不同,其实有很紧密的内在联系。它们的核心特点,就是用抽象的思维方式,阻止了我们跟现实发生联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