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一月份的最后一天。
仿佛上一刻还沉浸在迎接2024新年的喜悦之中,这一刻一月份就已倏忽而逝,时间过得太快了。
人到中年以后,日子就越过越快了,年龄越大对这句话体会越深。小时候盼着日子快点儿再快点儿,恨不得一眨眼的工夫就长大。现在偶见一根白发都忍不住黯然伤神,最想拽住时间的尾巴,央告它走得慢点儿再慢点儿。年龄增迭带给我们的除了岁月的从容,还有对时间飞逝的惶恐与恐惧。
不感慨了,照老规矩,上写文小结。
2024年的第一月,我还没有从2023年的固有模式中走出来,在工作报表的日期填报一栏,我几乎都是下意识地填了2023年,算起来这个月不知道出了多少错,待到重新检查时才发现错误,怎么又错了,现在已经是2024年一月了。
在刚刚过去的一月份,我的写文状态并不算好,勉强达到60841字,这是月初给自己设定的目标底线,但写作欲望不强,常常是写着写着就不想写了,很想参与群里的写作题目练习,可对什么话题都提不起兴趣,连碎碎念都不想念。小主老师说自己最近是倦怠期,我是整个一月都在倦怠。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也许是年前综合症或者焦虑症吧。
状态不好是真的,但努力不放弃也是真的。拖了许久,终于开启了创意写作《互换人生》,这次的尝试让我无奈也无语,写着写着思路就断了,不知道该怎么接续下去,静下心来反思,发现这篇文存在很多问题。
问题一,关于创意的想法。
既然是创意写作,无论是情节构思,还是脑洞都该有独特之处,尤其要抓住“创意”二字,带给人阅读的新鲜感,体验的新奇感。
我的《互换人生》没有体现出创意二字,除了开篇两人互换沿用了晓露的命题,之后呈现的都是各自的生活状态和生活环境,脑洞尚未打开。
之前的构思是赋予女主一种无所不能的超能力,可以实现一切的愿望,直到成就自己辉煌的一生,但写的过程中,内容越来越贴近生活,自我感觉写的已经是四不像了,又何必再加这么一点儿蹩脚的创意呢,所以后面也就没让她拥有非凡的超能力了。
问题二,关于情节的构思。
思维敏捷、才情俱佳的作者可以不用提前构思,提笔就能快速构思好故事情节的走向,我对他们始终羡慕又崇敬,也想尝试提笔就能开写的畅快淋漓,但这个尝试是失败的。
每次等坐在电脑前,才开始构思今天的情节是什么,主人公说了什么做了什么,硬生生拼凑出一个情节,与前面的内容并不协调,可能造成主人公性格前后不一、缺少贯穿全文的故事脉络,甚至有前后割裂的感觉。
显然,临时抱佛脚、捉笔就写的模式不适合我,因为我不是文思泉涌的有才作者。
问题三,关于矛盾冲突的设计。
小说最讲究矛盾冲突,有冲突才能使情节一波三折,吸引读者跟读下去,虽然不至于每个章节都有矛盾冲突,但至少几个章节有一个大冲突,中间穿插几个小冲突,一步步推动故事情节向前发展。
《互换人生》写了十二个章节,回过头来反观,我发现自己写的很平淡,没有矛盾冲突,读起来寡淡无味,小说的特点不突出,这样的作品自己读着都没劲儿,读者又怎么会买账呢?
之前觉得写短篇小说挺累挺难,以为长篇相对轻松些,通过这次的牛刀小试,我觉得这样的想法很幼稚,短篇难,长篇更难,连老舍先生都谦虚地说自己写不好短篇,也写不好长篇,看来我的长篇不难的想法挺肤浅的。
写长篇小说就是构架一个大故事,大故事又包含很多个小故事,而无论大小故事都需要一条清晰的线索把它们贯穿起来,这就是真正考验人的思维能力、构架能力以及对大故事的驾驭能力,以我现在的能力还达不到。
旻旻一直鼓励我坚持写下去,时不时地给我提供思路,让我把《互换人生》写到十万字,我当时答应得嘎嘣脆,现在看来也许无法实现这个目标了。
她说写文是一件美好的事,“生命不止,写文不止”,这话真得很振奋人心,可是我没敢轻易允诺,怕自己中途离场,也怕愧对旻旻的厚爱。这个月我认识到自己的短板,在构架故事、设定情节等方面有很大不足,目前暂且搁置《互换人生》,等年后再认真思考、好好构思,待思虑成熟了再动笔。
一月的写文小结我写成了反省反思,带着思考回顾一段时期以来自己的收获与不足,让自己及时调整方向与方法,更理性地应对以后的写作。
马上就是合家欢乐的春节了,写文数据可能会更惨,先给自己做个心理预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