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8/100
2018年有一部电影火爆全网,备受好评,一经上映就引起全民热议,揭露了很多社会现实,这部电影就是《我不是药神》。
故事中,徐峥扮演的主人公看到“代购”印度药品中的商机,想要大赚一笔,一路上结实了很多患病的伙伴,生意一路高歌猛进。但随着利润的快速增长,生意规模越来越大,风险也逐渐显露,不管是同行还是警方都对他虎视眈眈。原本想要及时收手的他,看到了朋友的离开、病人们无以为继的生活、无良商家的超高定价,他最终走上了这条违法之路。
他难道不知道这件事有风险吗?他不知道这件事是违法的吗?但他还是去做了,其中的原因很多。我不觉得自己可以责怪那些患者,因为他们只想要活着,求生是每个人的本性,我们应该理解。
但无疑的是,主人公最初感受到了社会的道德绑架,不管是主动绑架还是社会道德驱使,才使他作出了最后的选择。
这部片子看完已经过了很久,情节很多都记不清了,但每次想起,心头都涌现出深深的无奈,好人难当,但请依然选择善良。
电影里说到:能力越大,责任越大,这样我联想到一条娱乐新闻。
赵丽颖现在无疑是娱乐圈炙手可热的一位明星了,她也出自农村,经过多年打拼终于有了今天的位置。成名以后,她帮村里修了路,这本是一件好事,但村民们却并不感激她,反而觉得她现在已经是“大明星”了,收入动辄就是几百上千万,只为村里修个路,也太抠门了,她明明有能力做更多的……
这难道不是一种赤裸裸的道德绑架吗?一个人不管是什么职业,他的收入都是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取的,谁又有权利要求他如何支配这笔收入呢?
为什么突然提这部电影和新闻呢?因为它们让我联想到了另外一种情况——能者多劳,是不是一种道德绑架呢?
职场中,不管是管理者还是职员,大家仿佛都有一种“常识”——“能者多劳”,但我相信很多人都没有真正的去思考过这句话是否正确,或者对能者和不能者有什么影响,只是多年来人云亦云而已。
我们从几个方面来看这件事:
角度一:Boss
无可厚非,老板们一般都喜欢工作能力强的人,恨不得一人胜过千军万马,以一敌百,如果团队中都是这样的人,那么就能节省很多用工成本,工作质量也能保证,所以领导们都信奉能者多劳这个道理。
角度二:能者
能力强的人一般都是对自己有要求和追求的人,他们往往都追求更有难度工作,追求持续的成长,喜欢带给自己成就感的工作,并且能够在工作中创造令人满意的价值。
但也因此,它们被安排了更“多”的工作,时间越来越少,工作越来越饱和,越来越忙碌,无暇顾及的事情越来越多,比如成长、家人、生活、兴趣等等。
角度三:非能者
能力不够强的人一般会被安排相对简单的工作任务,眼看着“能者”被委以重任,久而久之会觉得那就让Ta都做了吧,我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也不差。
我们结合三个角色的看法,他们各自会得到什么样的结果呢?
老板:工作都交给能力强的人了,那能力相对较弱的人怎么安排呢?如果团队里都是能力强的人,那么日常的例行工作交给谁做比较好呢?
能者:工作得到认可,随之而来的是工作越来越多,任务越来越重,一旦没有匹配足够的资源和支持,会怎么样呢?就像一个容器,不停的蓄水,总有一天不是不能再装入更多的东西,就是ta裂开了。他没有空间再去容纳更多的东西,所以要么就是离开寻求其他机会,要么就是被工作圈住停止成长。
非能者:上进心不断被打击,失去锻炼和成长的机会,要么自暴自弃,浑水摸鱼,插科打诨,白白占用公司成本,要么离开寻求其他机会。
所以,不管怎么看,“能者多劳”都是杀死能者、非能者甚至企业的一大凶手。所以我们是不是应该停止人云亦云,全面了解“能者多劳”四个字背后的含义呢?
所谓的“多”劳,一定不只是量级的增长,肯定还有下文的补充,对于团队人员的角色搭配、能者之间意愿度和期望的区别、多劳的“边界”等等,都是我们需要思考的,今天就先不展开了吧,有机会后面慢慢再聊。
最后想说,也许我们都需要抱着“质疑”的精神,不被道德绑架,不被常识绑架,抛弃一部分理所当然,面对工作或生活中的一切能够拨开云雾看到本质。同时保持虚心的态度,稻穗低沉,谁知道广阔的世界里有多少你不知道的能者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