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好多来找我做职业咨询的小伙伴,不约而同都有一个疑问:要不要离职?
有的觉得工资太少,有的觉得事情太多,有的觉得离家太远,还有的觉得企业文化难以融入……
不可否认,同为职场打工人,各有各的“不幸”。
我也不例外。有无数个深夜,想到白天工作中遇到的各种烦心事,恨不得第二天起床就到公司提交辞职报告,潇洒地说一声:老娘不干了!
但睡醒了后,往往又觉得自己过于冲动了。庆幸还有婉转的机会。
怪不得有句话叫,人千万不要在深夜和冲动的时候去做决定,多半会令自己后悔。
如果你也一直纠结于要不要离职,那我建议你考虑清楚以下三点,想清楚再做决定也不迟。
第一点,如果没有工作,你的存款够你生活几个月
很多人在冲动情况下离职,多半都是裸辞。当下一时爽,每天可以睡到太阳晒屁股,没有工作群的随时打扰,也没有恼人的甲方爸爸,乙方爹爹,身心无比畅快!
但这样快乐的日子没过几天,焦虑恐慌就汹涌袭来。人不工作了,但每天的开支没有变少,水电煤气费,电话费,伙食费,房贷,车贷,甚至还有孩子的教育费,父母的医药费,像一座座大山压在你头上。
在离职前,问问自己,存款足够过几个月?如果生存都成问题,何来发展。
有人曾经总结过“当代人为钱做过的妥协”,每一条都令人眼眶发热:
一块钱,就能让网购客户睁眼说瞎话,晒图好评。
十块钱,就能让一个外卖小哥顶着16级台风送餐。
一百块钱,就能让一个大男人扛着冰箱给你送上6楼。
一千块钱,就能让别人养了20年的女儿对你曲意逢迎。
五千块钱,就能让一个满怀理想的大学生,上一个月不愿意上的班。
一万块钱,就能让你看清人性,亲朋好友的翻脸无情。
人穷志短,在生存面前,脸面都算不了什么。所以我一直跟大家说,不要裸辞,哪怕你再厌恶这份工作,只要它还能给你提供收入,未至少等找好了下家再走。
第二点,下一份工作就没有问题了吗?
没有十全十美的工作,这点所有人都知道。但身在局里的人,往往看不清,总觉得离开就离开,下一个会更乖。
事实上如果你不会游泳,换哪个泳池都没用。
我第一份工作是在国企,平台很大很正规,但工作任务太重,每天都加班加点,没有业余生活。
这对于刚入职场的我而言,未免觉得太过压抑。
于是我选择跳槽去了一家外企,渴望那里自由人性的企业文化。
但去了后才发现,虽然外企给予了员工更多的工作自主权,但工资却少的可怜。掐指一算,还没有国企的一半。
逼的我只能下班后想想能做点什么副业兼职,拓宽收入来源。
于是,我依旧没办法快乐地享受下班后的生活。
再后来,我去了一家创业型公司,奔着它的高薪和自由。
但很快我就发现这种个人企业很容易搞内部斗争,团体利益。每天花在人际关系上的时间精力比工作本身还多,我实在是没这脑子。
更可怕的是,如果一不小心“站错队”,就会面临“穿小鞋”。
吓得我两个月不到就逃回了央企,至少在那里,我只要管工作就行了。
从那以后,我再也不挑剔企业的毛病,学会了适应和接纳。与此同时,我专注于自身工作技能的提高,考证,进修。没几年,我就从助理晋升到了管理岗,成为全公司升职最快的人。
所以还是那句话,没有稳定的工作,只有稳定的能力。当你想离职时,问问自己能力足够强大了吗?能适应包容和接受每一份工作的不完美吗?
答案如果是否定的,我建议你再慎重考虑。
第三点,你的职业规划真的足够清晰了吗?
如果你现在的工作真的无法带给你任何成长,钱也少的可怜,反而在不断地消耗你,那我觉得,你是应该要离职。
但是在走之前,要问问自己,知道下一步要往哪里走,找什么工作了吗?
找错了,那就只是在重复老路而已。
前两天有位来访者,他一年换了7份工作,每一份都只做了一两个月。
这一年时间,没有为他的简历增加任何亮点。频繁试错,也消耗了不少他的时间和精力,面对未来,他感觉迷茫无措,又没有信心。
收到案例后,我随即研究了他的简历,把个人性格,兴趣,擅长点等自身因素,结合当下的热门行业,岗位,给他规划了几条职业之路。让他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和成本内,获得职业上的正反馈,重建自信心。
同时,给了他建议如何深耕工作,如何提升自己在岗位上的不可替代性,如何才能更好地展现自己,实现升职加薪。
后来,参照我的方案,他很快就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工作,现在正有条不紊地向前推进。他重新找回了工作的动力和方向。
对于大多数人而言,离职都是一件很重要的事,会影响到自己的生活和未来发展,值得认真规划和考量。
无论走还是不走,权利都握在你自己的手上。我只希望,你在走之前,能找到更好的下家,锻炼好自己的能力,做好职业规划。
如此,你一定能前程似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