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因为某事打开了购物软件,由于生活需求不高,因此这软件的使用频率也很低。就是因为如此,推荐页面让我吃了一小惊。
某款著名品牌的手动刮胡刀出现在我眼前。当时心里咯噔一下子。
按照心理“预期”,隔了很久没打开过的软件推送的想必是上一次搜索过,或购买过的类似商品,这种“愚蠢”的数据算法早已被我嗤之以鼻了:谁整天闲得没事干买些重复的东西呀?虽如此,倒也默认了它们是一种页面背景,不是主动骚扰。
但这刮胡刀的出现,可是颇为诡谲。一来我不用手动型的已多年,忘记中数年没有搜索过它;二来,长期以来就没有这个商品出现在我打开的主页面中;三,我的想法吓了自己一跳。
那是昨晚洗澡的时候,我摸摸嘴边,胡茬似乎有点长度,既然之前忘了剃,那就顺便刮一刮?我望向架子上的刮胡刀:那是好几年前买的,偶尔才会用上一次,配的数枚刀片全部更换用过了,刀架上的这片也用了蛮长时间了。还是算了吧,我想。因为它实在是不太锋利了,刮过胡子之后,会让人觉得有点干巴巴的疼痛感。
那一刻我心中起了个念头,明天搜索一下,再买一款吧,虽然用得少,但手动的有手动的好处,一来刮的干净,二来,有时候懒起来胡子没有及时刮,长得太长的时候,电动剃须刀使用起来就不太好用。
就这么想了想,当时决定抽空了在手机上搜一下。
然而第二天我就把这念头不知道忘哪去了,直到无意间打开购物软件。这就是被吓了一跳的原因:我知道大数据,我知道算法推送,可我不知道,它们居然还能猜透我心中所想?
再往下拉页面,才恍然大悟。并不是因为一种神秘的力量猜透了我的心思,才把刮胡刀送到了我的面前,是因为我长时间没用这软件,它觉得根据以往的数据推送给我的商品没有引起我的兴趣吧,所以更新了许多内容,甚至包括女性用商品。
原来是大撒网……虚惊一场。
但我心中仍有芥蒂,不能化解。凭什么刮胡刀排在第一咧?这手机,它知道我的性别、我的年龄、我叫什么、常买些什么、搜些什么、用别的什么软件,看些什么;还知道我几点睡觉,几点起床,饮食结构是什么、平时买些什么药(顺便也就知道了我有什么健康问题)……
它什么都知道。在它那里,我就是一个标签人儿,被它贴上了各种标签,在我使用它某种功能的时候,它便调出数据,原来是试图讨好我,现在是妄图控制我。控制我看什么、喜欢什么、买什么。
标签人。对,就是这意思。其实也不止是我一个人了,任何一个借助手机实现生活中常用功能的人,都是标签人。
虽然无奈接受且已作标签人许久了,我还是希望,在它面前能有一些小小的秘密,比如心中所想。
这也是看到刮胡刀的推送页面,我反应如此紧张的原因。如果我的猜测成真了(高度怀疑会有这么一天到来),那对于标签人来说,该是多么令人恐惧的事情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