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父母对米歇尔的重视,改变了她的一生
最近,在读《成为》,这是一本美国前第一夫人米歇尔·奥巴马所撰写的自传。
读这本书,原本是想去看米歇尔·奥巴马如何从一个平民姑娘蜕变成美国第一夫人,却实实在在的被米歇尔的父母圈了粉。
米歇尔的父亲是一名水管工,妈妈全职在家照顾她和哥哥。
他们没有最科学、最专业的教育理念,却始终用一种温柔的方式传递着某种力量,让子女能够在这种力量的陪伴下,自信地成长。
举两个例子:
米歇尔在读小学二年级的时候,班里混乱不堪,课堂上总是乱哄哄的,橡皮乱飞。
老师不知道怎么管理这帮孩子,只简单的给他们贴了标签——“这是一帮坏孩子”,就把他们发配到学校地下室一个阴冷昏暗的房间。
那段时间,米歇尔过得极度郁闷,每天什么都学不到,只是枯坐到中午,回家吃个三明治,再向母亲吐吐苦水。
面对女儿的抱怨,母亲只是静静的听着,偶尔插一句“哦,天哪!”和“哦,真的吗?”
米歇尔说:“她并不纵容我的怒火,但会认真对待我的沮丧。”
尽管在女儿面前,母亲并没有表现出过多的怒火,只做一名安静的倾听者。
但事实上,在米歇尔不知道的情况下,母亲已经找到学校去,开始了数周的游说工作。后来,在母亲的努力下,米歇尔和班上几个表现好的孩子,经过一连串的考试,插班进了楼上的三年级,那里光线充足,秩序井然,老师课讲得很好。米歇尔后来回忆说:“这件小事改变了我的一生。”
还有一次,米歇尔因为不喜欢吃鸡蛋跟母亲产生了争论。她问母亲:“为什么我们早餐要吃鸡蛋?”。这个小小的问题,引发了全家关于补充蛋白质的讨论。
在家里,父母会认真对待她和哥哥提出的每一个问题,也从不把她小孩子看,只平等的解答与讨论。后来,米歇尔提出,“为什么花生酱不能代替蛋白质?”经过进一步的讨论,母亲改变了自己对于鸡蛋的立场。在以后的9年里,米歇尔的早餐变成了一块抹花生酱和果酱的面包,一个鸡蛋也不吃。这对于米歇尔而言,是一场不小的胜利,最重要的,这是她为自己争取而来的。
米歇尔·奥巴马
这样的小故事很多。米歇尔说,母亲对自己最重要的教育,就是一直不停地向她传递着这样一个信息:“你很重要”,米歇尔受益于此,成年以后,尤其在成为美国第一夫人,有能力影响更多的人以后,她把这一信息传递给了更多的人。
2011年,米歇尔·奥巴马邀请美国一所女校的37名女孩一起参观了牛津大学。这37名女孩,不是学校里最优秀的,而是学校老师认为还没有充分发挥潜力的孩子。“我们所有人都相信你们将来一定属于这里。”参观过程中,米歇尔·奥巴马这样对女孩们说。后来,英国一所大学的一名经济学家专门针对这些孩子们的成绩进行了一项研究,研究结果发现:自从米歇尔·奥巴马与这些孩子联络后,她们的整体学习成绩大幅提高,相当于从平均C水平上升到了平均A水平。
这项研究说明:当孩子们能够感受到外界对她们的关注时,她们自己就会加倍地投入。奥巴马夫妇对孩子们给予尊重与爱 。
2、“你很重要”让孩子感受到爱与“被看见”
向孩子传递“你很重要”的信息,不仅仅是告诉孩子,你对父母很重要。更重要的是,要告诉他们:你的感受很重要,父母会认真对待你的每一份喜怒哀乐。你的选择很重要,父母会尊重你的每一次选择,让你有机会为自己做主。你的话语很重要,父母会珍视你的每一句话,并以尊重的态度予以回应。
向孩子传递“你很重要”这一信息之所以重要,是因为:
1.“你很重要”让孩子感受到爱与“被看见”
“爱”是一个人存活于世,最大的底气和安全感,而这种底气与安全感的获得,通常来自父母。一个知道自己“很重要”的孩子,可以感受到他是“被爱”的。因为被爱,她敢于大声说出自己的需求,不用唯唯诺诺,讨好任何人。因为被爱,她敢于大胆的去探索这个世界,因为她知道,身后有广博的爱与支持。
此外,当父母向孩子传递“你很重要”的信息时,还意味着,孩子在家里不是小透明、也不是从属者,他是被父母“看见”的。这种“看见”不是以父母为出发点的溺爱,而是以孩子为出发点的充满尊重的爱。
2.“你很重要”培养了孩子的责任感
当孩子意识到“我很重要”时,他便自然而然的拥有了许多选择的权利,小到穿什么衣服、几点上床睡觉,大到上哪所小学、参加哪个兴趣班。这些,都可以由孩子来选择、来决定。但是,选择从来都意味着“承担”与“责任”,“你很重要”传递给孩子的,不仅仅是父母对于孩子的重视,还有充分的信任感。这种信任感会让孩子感受到我有勇气、也有能力去承担每一份选择与尝试的结果。
这很重要。缺少了这份勇气和承担,孩子常常会在做选择时,瞻前顾后,因为恐惧失败,不敢尝试,会白白错过很多成长的机会。
3、让孩子拥有发展能力的思想
最后,“你很重要”培养了孩子的成长心态。
斯坦福大学教授卡萝尔·德韦克(Carol Dweck)教授在她的著作《思维定向与成功》中,提出了“思想成长型理论家”以及“存在型理论家”的概念。“思想成长型理论家”指的是这样一些孩子——他们从生命早期开始,就没有把自己的智力、控制周围世界的能力、社交能力和一些其他能力看作是天生就有且固定不变的“本质”。他们可以更加灵活地看待这些能力,认为它们可以像肌肉和技能一样,是可以被建立和发展的。
而“存在型理论家”指的另一类孩子——他们认为自己的能力从出生开始就已经注定,是一种被冻结起来的固定水平:无论聪明还是愚蠢、好还是坏、有力还是无助,反正就这样了,没有任何改变的空间和余地。显然,让孩子感受到“我很重要”,更容易把孩子培养成“思想成长型理论家”。因为孩子知道,关于我是什么样的人,要过什么样的生活,取得什么样的成就,“我”就是最重要的影响,而不是先天的智商、周围的环境,或者“我的父母是谁”。
这种“成长型思维”会让孩子获得无限的勇气和能量,去探索这个世界,挑战未知和不可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