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场废水具备“三高”特点:COD指标在3000~12000mg/l,氨氮指标在800~2200mg/l,而SS更是超出标准数十倍。规范化养猪场废水处理是现在养猪行业的头等难题。在部分养殖大省地区污水排放标准越来越严格,养猪废水达标排放问题被不断放大。而采取一系列废水环保改进设施及选用高效、节能的排污技术也是迫在眉睫。
养猪场废水的成分大部分含有对生物细菌有抑制作用和难以分解的活性剂成份,因此近年来很多环保处理机构开始使用气浮加生化法处理,旨在将养猪场废水经过多级处理后去除废水的有机污染成分。
在养猪场中排放的废水及沼液中加入活跃的微生物菌剂,通过多级的微生物循环处理作用,能够将废水的水质达标而可以重复利用。在养猪场废水处理的菌种应用方面,我国很多环保机构已经做到了国际领先。“把EM菌、水解酸化菌、反硝化菌、COD强化降解菌、等菌剂先后投放至回用水池、水解酸化池、SBR池、ABR池、达到降解COD,消除脱色、除臭、氨氮等目的。”而对于高氨氮、高COD难处理的沼液环境,研发出同沼气处理系统并轨的新处理办法,使废水在多重微生物的组合强化反应后达到国家相关的排放标准,再把达标出水结合场景友好微生物的菌剂作用于养猪场的冲栏、去除养猪场臭味和异味,实现将沼液治理后的全回用,达到猪场废水的零排放。这样的处理办法能够将处理后的猪场废水达到国家一级排放标准,回用水也同时通过消毒实验、小白鼠饲喂、微生物种群分析等方式进行了实验证明,最大限度的节约了水资源。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大学士技术众包平台:http://www.dxueshi.com/
原文链接:http://www.dxueshi.com/article-id=5899.html
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