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谈谈诫子书

谈谈诫子书

作者: 韦志学写作 | 来源:发表于2023-02-03 13:14 被阅读0次

    “诫”亦作“戒”,是警戒、教令的意思。诫体文大都包含叮嘱、规劝、告诫、警戒、命令等内容,其施用对象多为子侄后辈。

    古人讲究修身齐家,所以注重对子女、对子侄后辈的培养和教育,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所以,古往今来,历朝历代,总有一些《诫子书》流传于世。诫子书和家诫类文章的主旨,基本上是对子弟后辈进行警戒、教诲,或对子侄辈的为人处世作书警醒。

    据载,汉高祖有 《手敕太子》,东方朔有《诫子》。但这都属于“顾命之作”,是临终时的交代。

    从马援以后的诫子书,是“各贻家戒”,作为家训传给子孙的。

    东汉马援的《诫子书》,其实是《诫兄子书》是“诫”他哥哥马余的两个儿子马严和马敦的。

    东汉光武帝建武十七年(公元41 年)冬天,马援以伏波将军之衔征讨交趾(现越南北部地区)。他从两个侄子的书信中得知,这两个人爱在背后讥笑、议论他人的短处,爱结交一些轻薄的所谓侠士。马援回信 “诫子”,对他们说,我希望你们以后听到别人的短处,就如同听到自己父母的名字一样,耳朵可以听,嘴巴不能说。喜欢议论他人的长短,对法政大事妄评是非,这都是我最为厌恶的。我宁死也不愿知道自己的子孙有这些行为。

    南阳郡山都县有个龙伯高,这个人为人敦厚,办事周到谨慎,谦虚俭朴,廉洁而有威望,我很喜欢他、看重他,希望你们向他学习。

    还有一个京兆人杜保,字季良,此人豪侠仗义,“忧人之忧,乐人之乐”,办事轻重合度,我也喜欢他、 看重他,但并不希望你们向他学习。

    这是为什么呢?那是因为,学不成龙伯高,仍不失为一个正直谨慎的人,所谓 “刻鹄不成尚类鹜”。就是说刻画不成鸿鸟也还像个鸭子;而如果学不成杜保,则有可能落得个天下轻薄之人,所谓“画虎不成反类犬。”

    杜保这个人现在仍是个有争议的人物,有的人一提到他即咬牙切齿。我也常为他感到寒心,所以,不愿让你们学习他。

    以上讲的是马援的《诫子书》。我最推崇的是诸葛亮的《诫子书》。

    很多人知道“淡泊明志,宁静致远”这两句名言,甚至有不少人把它们置诸座右或悬挂在厅堂,作为自勉、自励,但很多人不知道它们是出自三国时蜀丞相诸葛亮的《诫子书》。

    诸葛亮,也就是孔明(其字),生卒年是181-234,是琅琊阳都人,也就是现在的山东人,是三国时期蜀汉政治家。

    在东汉末年混战之时,诸葛亮随叔父诸葛玄前去荆州投奔刘表。隐居南阳隆中,就是今天湖北襄阳西。躬耕陇亩,自比管仲、乐毅。

    后来在建安十二年 (207)刘备闻其名,三顾草庐,请他出山辅助他成就大业。之后的“隆中对策”,赤壁之战等都是诸葛亮的手笔。

    随后,辅助刘备取荆州四郡,出任军师中郎将,辅助刘备推翻刘璋统治,夺得益州。升官为军师将军。

    后来刘备称帝时任丞相、录尚书事。刘备临终时,白帝城托孤于诸葛亮。后刘禅即位,诸葛亮以丞相辅政,朝政巨细,皆决于亮。

    就是这样一个举足轻重的政治人物,在蜀汉建兴十二年(234)第五次率师北伐时,他对公放心不下朝廷,所以给刘禅写下了呕心沥血的《出师表》,于私他放心不下自己年仅八岁的儿子诸葛瞻,写下了言辞谆谆的《诫子书》。那么诸葛亮对自己的儿子有什么教诲和训诫呢?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意思是:君子的行为操守,以宁静来修养身心,以节俭来培养品德。不能淡泊自守,就无法明确志向,不能宁静专一,就无法达到远大目标。学习必须静心专一,而才干来自于学习。不学习就无法增长才,不定下志向就无法学有所成。放纵懈怠,就无法振奋精神,轻薄浮躁就不能修养性情。年纪随同时光而疾速逝去,意志随岁月而消失,最终凋落衰残,大多对社会没有什么贡献;只能悲哀地坐守着那穷困的居舍,那时再悔恨又怎么来得及!

    诸葛亮对儿子提出的要求是:“静以修身 俭以养德”。他是从评述“君子”的做法这个角度提出来的。

    那何谓君子?“君,尊也,从尹,从口。”是古代大夫(以上)据有土地的各级统治者的通称,即“君主”,其本义是指诸侯国之君。“君子〞一语,广见于先秦典籍,本指 “国君之子”。易中天在 “百家讲坛”《先秦诸子》 中说:“根据古代宗法制度要求,国君之子从小就要进行理想和人格的规范教育,所以君子自然成为国人个人修养上的楷模。后来,‘君子’一词便被引申为所有道德、学问修养极高之人的统称。”用我们今天的话说,君子就是德才兼备的人。

    诸葛亮从“君子”是“这样做的”的角度给儿子提出要求,既是为了增强说服力,又是给儿子树立了学习的榜样。

    在诸葛亮提出“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当中,“静”是《诫子书》 中的一个关键词语。那我们该怎样理解呢?

    (1)“静”是修身养德的基础。

    “静以修身”意为节俭方可清心寡欲,避免浪费。这就要求人们的内心世界始终保持宁静,不会为贪图物质享受而分神劳力。

    (2)“静”是学习的前提。

    “静”指的是一种摒除杂念和干扰而安宁专一的精神状态。在这种状态中,可以心无旁骛地学习,可以静静地沉思,可以安静地反思自己的作为。

    要做到 “静”,自然要摒除名利的束缚和干扰,这就是“淡泊”。只有做到 “淡泊”和“宁静”,才能使志向坚定、明确 (明志),并最终实现远大目标(致远)。若心不静,陷入“险躁”,则不能专心学习,也就不能增长才干,更谈不上修养心性了。

    在《诫子书》中,诸葛亮围绕学习告诫儿子,要成才要具有三个条件:

    第一个条件是立志:“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第二个条件是学习:“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

    第三个条件是惜时:“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三个条件之间的关系:诸葛亮主张以俭养德,以静求学,以学广才,这三者是互相联系的,缺一不可的。志是成才的前提和基础,志向的培养又必须砥砺品德。

    诸葛亮《诫子书》的主旨就是“诫子”要“静心”,要“俭行”,要求儿子静下心来读书,约束行为修德明志。可谓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我们不难看出诸葛亮作为一个父亲对儿子的殷殷期望。

    我作为一个母亲,我对孩子也是有着这样的殷殷期望。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谈谈诫子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nhnh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