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笔记
记周郎——《三国志》读书笔记

记周郎——《三国志》读书笔记

作者: 清风携远意 | 来源:发表于2018-08-20 23:45 被阅读0次

孤念公瑾,岂有已也。

周瑜一生极短,但也极为灿烂辉煌,只可惜依旧有许多人对他的印象停留在《三国演义》中刻画的心胸狭窄的形象上。

对于如何了解三国这段历史,我个人更偏向于看《三国志》,虽然他的立场也会不可避免的存在些许偏颇,但比起小说化的《三国演义》,这是最贴近历史真相的。

卢弼在三国志注解中写到“公瑾不死,操之忧也,先主安能定蜀乎!”这句话极大的描写出了周瑜短暂一生所绽放的光芒。最开始的时候,周瑜跟随着孙策发兵讨伐董卓,辅佐孙策一路攻进曲阿,后镇守丹阳。孙策令曰:“周公瑾英俊多才,与孤有总角之好,骨肉之分。如前在丹杨,发众及船粮以济大事,论德酬功,此未足以报者也。”而后助孙策取得荆州。

而在三国志周瑜鲁肃吕蒙传第九中,周瑜令人印象最深刻的几件事。

一是建安七年,孙策死后,曹操新破袁绍,责令孙权把他儿子送过去做人质。一方面受曹操权势威慑,另一方面送质就将使得自己很被动。谋士们尚且犹豫不决的时候,周瑜站出来和孙权的母亲陈述一番,为何不能送质。

他说“质一人,不得不与曹氏相首尾,与相首尾,则命召不得不往,便见制于人也。若曹氏能率义以正天下,将军事之未晚。若图为暴乱,兵犹火也,不戢将自焚。将军韬勇抗威,以待天命,何送质之有!”他的一番话是全心为吴国作打算,且目光深远。而孙权的母亲也看出了他的才干,所以交代孙权“汝其兄事之”。这么说佐证了在孙策死后,周瑜作为孙策的好兄弟又是姻亲关系,但孙权对他也并未多信任。而在送质这一事上,周瑜越过孙权与其母相商且言之有据,一方面是向孙母表明自己愿意继续辅佐孙权的态度以及自己目前并不得重用的处境;另一方面是展现自己的能力,表明自己是值得的人才。孙母此言便是要孙权留住周瑜。

相关文章

  • 记周郎——《三国志》读书笔记

    孤念公瑾,岂有已也。 周瑜一生极短,但也极为灿烂辉煌,只可惜依旧有许多人对他的印象停留在《三国演义》中刻画的心胸狭...

  • 记周郎顾曲

    曲有误,周郎顾。

  • 成语故事:顾曲周郎

    【顾曲周郎】是gù qǔ zhōu láng,意思是原指周瑜业于音乐,后泛指通音乐戏曲的人。 出自《三国志·吴书·...

  • 读书笔记三步走

    最近思考了很多关于读书笔记到底要不要记,怎么记的问题。我以为:读书笔记——“可以有”且“必须有”。记读书笔记可以分...

  • #新年觉醒Day7#程序员的思维修炼:读完《改变》-改变的改变

    读书笔记系列文章已经写了:什么是读书笔记,为什么要记读书笔记。这篇文章差个楼。之后的文章再写如何记读书笔记。 今天...

  • 曲有误,周郎顾。

    《三国志·吴志·周瑜传》:“瑜少精意于音乐,虽三爵之后,其有阙误,瑜必知之,知之必顾。故时人谣曰:‘曲有误,周郎顾...

  • 周郎

    剑舞翩鸿若惊风 云髻步摇玉芙蓉 一指轻拨广陵散 花间对酒醉月红 秦云凝霜金戈起 楚天凉雨万马从 夜思千度孙吴策 赤...

  • 周郎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

  • 周郎

    时光吹白发, 日头已过了干年。白衣胜雪的你,独自站在船头。 火光如幕,撕裂天穹,染红了一江秋水。 百万兵马刹那间泯...

  • 【读书笔记】干校六记 杨绛 著

    【读书笔记】干校六记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记周郎——《三国志》读书笔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niri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