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
《自控力》《拖延心理学》读书笔记

《自控力》《拖延心理学》读书笔记

作者: 我是榴莲骑士 | 来源:发表于2016-11-12 12:21 被阅读0次
    骑士圆桌分享

    本周,利用《如何重读一本书》的方法,我重读了《自控力》和《拖延心理学》。

    这两本书之前都读过,但除了给我留下“写的不错”的印象外,他们对于没给我带来任何益处。

    为什么选择这两本书?因为他们都是相关主题的内容,一本教你提高自控力,一本教你克服拖延,两本加在一起可以起到“互为补充”的效果。

    《如何阅读一本书》和六哥的《一次读20本?终极的主题阅读方式是怎么玩的?!》也讲解过主题阅读的方法,但对于一般人来讲,如果你并非要做某一领域的深入研究者,恐怕一下子读20本就没有必要了吧(主要是懒)。

    所以我决定将《拖延心理学》和《自控力》放在一起,作为一次“小型的主题重读”

    《拖延心理学》和《自控力》
    自控力

    《自控力》这本书的结构比较散,因此读完之后,我将其重新解构为三部分:自控力原理为何会失控以及如何提高自控力

    1.自控力原理

    自控力是控制自己做什么或者不做什么的能力。

    负责自控力的神经位于大脑前额皮质,自控力能够帮助我们选择做“更难的事情”,比如去跑步,而不是去打游戏。

    在我们的身体里,有两个自我,一个是“理智的自我”,一个是“冲动的自我”。每次使用自控力,让“理智的自我”挺身而出时,都会消耗你的自控力。

    自控力就好像肌肉一样,每次选择使用,都会消耗它的力量,所以自控力也存在极限。当你身体疲惫、压力重重或者缺少睡眠的情况下,你就很难保证有足够的自控力去抵挡诱惑。

    2.为何会失控

    多巴胺陷阱

    相信大家都记得中学课本里一个很著名的实验——巴普洛夫和狗。即在狗的身上做条件反射实验,在喂狗前摇铃,狗在还没看到食物的情况下,也会流口水,因为它建立了铃声和食物之间的联系,认为铃声之后就一定会有食物。

    我听说有个特别缺德的朋友,在实际生活中对另外一个人类也进行了类似的实验。故事发生在办公室里,坐在这位朋友对面的是他的同事,一个男孩,这个男孩爱吃巧克力,这是背景。

    我们都知道每次开机进去Windows的时候,电脑都会发出一个提示音“等-登”。有一天,我们这位朋友突然想起“巴普洛夫和狗”的这个实验,想验证一下效果。所以他买了一盒巧克力放在抽屉里。

    后来,每当的电脑开机,发出“等-登”的声音时候,他就给对面同事一颗巧克力。他的同事也渐渐习惯了从对桌拿巧克力。

    直到有一天,这盒巧克力被吃光了。结果,“等-登”声响起来的时候,对面男孩下意识向对桌伸手拿巧克力。结果,什么也没有得到。那个缺德朋友,坏笑道“你要干嘛”?要巧克力的同事自己也愣了一下,也许他自己都不明白自己为什么伸手。

    大脑期待奖励产生“多巴胺“,而多巴胺带来的其实是欲望。我们有时为了满足欲望而产生的行动,但这种欲望驱使下的行动或许并不能为我们带来快乐。

    这就好像我们被商场里花花绿绿的商品以及打折促销的信息吸引,买了一堆东西回家,发现真正必要且适合你的东西并没有几样(双11你剁手了么?)。

    道德许可现象

    每当我们完成一点好的行为,就总是允许我们做一点坏事。这常常诱使我们做出背离自己最大利益的事。

    就好像我们要减肥,看到辛辛苦苦的跑步健身的自己,感动到用夜宵奖励自己。

    就好像我们要读一本书,在读完第一章后,我们成就感爆棚,结果打了一下午的游戏。

    时刻专注于自己的目标,在不违背自己目标的情况下行动。

    出售未来

    我们常常为了眼前利益,放弃未来奖励。模糊不清的未来给予过多想象空间,总是寄希望于明天或者是虚无缥缈的未来。

    对于未来的奖励,我们常常视而不见,因为它们需要漫长的等待和努力,而对于眼前的快乐,我们却格外热衷。

    相反在困难面前,我们又非常乐观,然而明天和今天并没有什么不同。今天因为懒惰不去做的事情,明天也会因为同样的理由拖延。

    未来的发生不产生于想象,现在就去开始,即使微小的行动,也会改变未来。

    “那又如何”现象

    这个效应说的是从放纵到后悔再到继续放纵的恶性循环。比如一位戒烟者今天破戒抽了一根烟,产生“破罐子破摔”的心理,想到反正自己已经打破了规矩,那不如再多抽几根。其实造成“那又如何”效应的,是在一次放纵之后对于自己的气愤、失望进而导致的自暴自弃心态,过于苛刻的自我批评不仅耗尽了“我要做”的力量,也耗尽了“我想要”的力量。

    正确的应对方式是:当我们失败时,试着去原谅自己,鼓励并告诫自己下次要做得更好。只有这样,我们心中那个消极小人才不会壮大,才不会产生破罐子破摔的行为。

    所以应对“那又如何”效应,最好的办法不是任凭自暴自弃的情绪掌控我们,而是学会自我谅解,打破“那又如何”的循环。

    “我今天没有早起不算什么,一年我早起了300天,就已经很了不起了!”

    讽刺性反弹

    当我们对自己说“不要想‘一只白色的北极熊’”的时候,其实我们的大脑里想的还是“一只白色的北极熊”。

    所以下次当我们想“戒烟”的时候,不要对自己说“不要抽烟”,而是对自己说“去跑步吧”!用“我要做”替代“我不要”!

    3.如何提高自控力

    训练大脑

    1)保证良好睡眠,能够帮助恢复和储存意志力。

    2)通过运动能够增强脑白质和脑灰质,增强自控力。

    3)在面对诱惑的时候,通过深呼吸,能够激活前额皮质,让自控力发挥作用。

    激情的自控

    1)尝试在诱惑面前等待十分钟。

    2)想想长远的奖励,用以抵制眼前的诱惑。

    3)预想未来的自己(越具体越好)。

    不背离长远目标

    1)不忘初心,所有行动都指向目标。

    摆脱讽刺性反弹

    1)把“我不要”转化为“我想要”。

    了解“自控力”,让我们更加了解自己。发觉自己“会失控的原因”,才能更好控制自己的行为。把以上Tips付诸行动,帮我们更好掌控人生。


    拖延心理学

    将《拖延心理学》重新解构为两部分:拖延的根源解决办法。

    1.拖延的根源

    内心恐惧

    我们为什么会拖延?很多时候源于我们潜意识的恐惧。

    这些恐惧包括:担心失败、担心被掌控、担心过于困难、担心成功后被别人讨厌。而拖延将会阻止这一切么?

    拖延=时间不充足=不完美的结果≠你没有能力

    相比于你没有时间做好来讲,要承认你自己能力不足,显然是更难被人接受的。所以,你常常利用拖延,制造时间的紧张感。其实,从结果来看,不管是你没时间还是能力不足,都造成了不完美的结果,其余的都是你的内心戏。

    如果不拖延,提前做完,你还能够享受做完后一身轻松的好时光,自由把控在某件事情上的投入时间,而不是被事情牵着走。

    我们常常面对困难的时候,总爱拖延,因为“这件事对于我来讲,太难完成了”。

    比如:一年读52本书难么?

    其实我只需要把要做的事情拆解开,积跬步,至千里!

    每年52本书=每周1本书=每天读一个小时

    对于某些事情,我们无法掌控,比如老板交办给你一件你不愿做的事情,你通过拖延来抗议。最终,当老板问起此事,你只能匆忙完成,并给老板留下工作不利的印象。

    错误判断

    每个人对时间的流逝都有独特的感觉,它不可量化,无从比较,这就是“主观时间”。比如产房外焦急等待的五分钟,比看一场漫威电影的两小时还要久。对时间独特的主观感受使你独一无二,它让你摆脱客观的线性时间,在芸芸众生中找到自我感觉。主观时间有一个变体就是“事件时间”,指围绕事件来定位时间感。比如当你想“看完这篇文章再睡觉,“下雨之后才出的门”,都是事件时间。

    坚持遵行主观时间,会让你与周围的人冲突不断,也造成了你的拖延。试着理解他人时间概念上的不同,达成某种妥协,而不是万事皆按自己的时间表,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协作,减少拖延。

    当一个目标设定在遥远的将来,比如为孩子储蓄教育基金,它会给人一种不真实的感觉,从而显得不那么重要;而时间较近的目标,比如换部新的IPHONE7则更加清晰紧迫。虽然换手机没有为孩子存款重要,人们还是倾向于即时的事情,而不是未来重要的事情,这就是“未来折扣”。

    将未来的事物具象化,想象你达成目标的样子,越清晰,约动力。

    拖延者常常会设想一个跟过去没有关系的自己,你可能会忘记上次通宵达旦绞尽脑汁才熬出的文书,预期这次能够借助灵感的翅膀一挥而就。当过去的你和将来的你分离断裂时,你会丢失自我连续感,时间也不再是连贯的整体。

    过去的你,造就了你现在样子。现在的你,将造就未来的你!

    电影《蝴蝶效应》展示了一个回到过去改变未来的时空穿梭梦,主人公伊万每一次改写过去,都引发了意料之外的结果,导致整个人生改写。过去、现在和未来是交织在一起的,我们无法穿越时空,但我们过往的经历却活跃在当下。如果你的父母事无巨细地操心你的学习和生活,长大后你就可能寻找同样风格的导师、领导和伴侣。如果你有个“明星”的兄弟或姐妹,包揽所有的奖励和赞美,你就可能认为努力没有意义,成功与自己无缘。你现实生活中的诸多担心和焦虑,与过去的经历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正所谓“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不管你直面还是逃避,你的过去就是你的过去,它永远属于你,并成为你的一部分。拖延是一个信号,它牵扯着你回头看,你可以学着借鉴过去,收放自如地变换主观时间和客观时间,放下心理包袱,尽可能地充实地生活。

    生物因素

    应激反应(处在非意识状态下的反应)

    弗洛伊德发现,为了对付恐惧和冲动,人类发展了一系列防卫机制,将痛苦的思想、情感和记忆阻挡在意识之外。这种机制从儿童时代就已经形成,不断重复,成人后成为根深蒂固的习性。比如,你告诉自己学英语压根就没用,生活上完全用不到。这时,你就在运用“理性化”的防卫机制,因为当你记不住单词时,你会觉得自己很蠢,这种合理的借口在帮助你防卫这些不良情绪。另一种防卫的方法是不去想,当你拖延逃避某一件事时,所有关于这件事的思想、情感和记忆都被你挡在脑外。

    良性的应对方法是运用思维来平复情绪,而不是受到刺激就不惜代价地逃避。感受到危险和焦虑时,你可以通过自问自答的方式先把事情想清楚,分析情绪的背景,重复这种认知重塑能提升你的情绪控制能力。

    潜伏记忆的影响

    长期处于压力荷尔蒙的高分泌状态下,会损伤一个人的海马体,所以受过精神创伤的孩子经常记不起童年的事情。在早期的经验基础上,潜伏记忆塑造了我们对自己和世界的独特感知。比如有些人会自然地认为呼叫帮助很丢人。在我们发展了语言和意识能力后,生活故事、社会道德和知识则汇成我们熟知的显性记忆。如果你想不起逃避的根源,那就发挥你的理性思考,采取行动,为你的大脑创造新的神经回路,改变遇到恐惧就拖延逃避的局面。

    压力影响

    压力降临的时候,我们心跳加快,血压升高,肾上腺和皮质醇急速分泌,这是一种生物反应机制,我们的身体需要一定时间才能恢复到正常水平。在这个紧张的竞争社会,我们时时都会压力重重:下周的考试、还款到期、与同事争执、季度考评,慢性压力会破坏我们的神经。拖延产生压力,而压力又会影响我们做事,进而导致拖延,这是一个恶性循环。

    睡眠

    睡眠不足有一些典型症状:注意力不集中,无精打采,易怒以及拖延。经常睡眠不足会加重你的拖延倾向,让你长时间达不到最佳状态,试着困了打个小盹(时间太长会让你晕乎乎的),晚上早点睡觉。

    左逆转

    研究证明,当大脑左半球的左额叶被激活时,我们就会感到放松,以开放的心态面对世界,相反,大脑的右半球管理着我们的负面情绪。友善地对待自己会刺激相应部位,实现左逆转。当你着手一件难事,你会感到焦虑、恐惧,这是拖延的开始,但当你用积极友善地态度对待自己,鼓励而不批评、同情而不攻击,你的左额叶就会逐渐激活,新的自我关系逐渐形成,拖延的可能性就会减少。

    解决办法

    自我诊断

    1)观察内心的抵抗。

    2)自由书写内心的所思所想。

    3)使用笔记或日记。

    了解自己,寻找对应的方式改善:

    1.对成功所需的能力缺乏信心:确定可以达成的目标、拆解成简单的小目标。

    2.对要完成的任务有反感心理:讨厌跟做事情本身无关。

    3.目标和回报太遥远,感受不到有什么意义:将任务分解成小段、经常奖励自己、让一个遥远的目标或回报显得更实在。

    4.无法自我约束,容易冲动和分心:有意识地放松身体和大脑,学习管理自己的情绪。

    心理建设

    1.正确心态:固定心态VS成长心态

    我们内心不愿承认自己的能力不足,是因为我们抱有固定的心态。认知不足,然后强化自己,以成长的心态认知自己。

    2.学会判断时间

    1) 练习判断时间

    2)学会利用零碎时间,而不是消极地等待整块时间段

    3)预防意外干扰

    4) 委派任务

    5)不要太分散精力

    6)找出你的最佳时间

    7)在过去、现在和未来之间取得认知上的平衡

    8)享受你的“自由”时间

    3.认知解决拖延的步骤

    1.无意识行动

    2.有意识无行动:首先我们要了解自己想法。

    3.有意识有行动:刻意调整我们的思维,并改变行为。

    4.无意识有行动:建立正确的新习惯,惯性行动。

    身体建设

    运动、睡眠、冥想

    设定目标

    设定目标:可操作性、可观察性、具体特殊、可以分解为几个小步骤、第一步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

    1. 选定一个目标

    2. 启动:想象过程

    3. 跟进:转化借口、专注小目标、遇到困难暂时休息、奖励自己、遇到不可控因素修订目标、你会越来越好

    4. 回顾

    回顾发生的事情,评估你的不足和进步。实际上,不管你是否达成目标,都没有你如何看待这件事重要。只要你开始对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有所理解,你就是在帮助自己。回顾你在这一过程中的感受,回想你的选择关口,比如你犹豫的时候,或突然转向其他事情的时候。帮你认识自己,下一次你可能就会做得更好。

    借力外界环境

    学会接受和拒绝:学会接受有益于你的人和事、学会拒绝没有意义的追求。


    最后的话

    通过重读《自控力》和《拖延心理学》,我学到了:

    1. 我了解到自控力的机理以及拖延症的根源。

    2.通过对自己的审视,我更加了解自己。

    3.通过建立成长的心态,能够让意识和潜意识,更加包容自己,接受不足,并努力修炼。

    4.在行动前,我们要设定一个目标,并想象未来自己成功的样子。

    5.用最简单的方式开始(开启一个番茄钟、翻开一本书),逐渐进入专注的状态。

    6.躲避道德许可现象。放松一下是没有问题的,但在完成目标前,不要因为一点点成绩就放纵自己,浪费大把时间。

    7.记录成长,让行动成为习惯,减轻自控力的消耗,自动成为更好的自己。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自控力》《拖延心理学》读书笔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njnu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