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贤讲“格物”、“致知”,然而随便什么东西摆在眼前都能够“格致”一番么?这个“格致”又有什么归处么?明代思想家王阳明也有类似的困惑。
王阳明(1472-1528),名守仁,字伯安,浙江余姚人。自号阳明子,学者称为阳明先生。是明朝哲学家、政治家、军事家、教育家。《传习录》正是记载王阳明生平思想的著作,类似《论语》,也是由其弟子记录并整理。全书分上、中、下三卷,上卷经王阳明本人审阅,中卷里的书信出自王阳明笔,是他晚年的著述,下卷虽未经本人审阅,但较为具体地解说了他晚年的思想,并记载了王阳明提出的“四句教”。本书是了解王阳明思想最主要的著作,正如《论语》之于孔子。
在王阳明生活的时期,二程及朱熹主导的理学占据儒学研究的主流。程朱理学法度严谨,著作纷繁,把中国古代思想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度。而王阳明正是在参悟理学的过程中发掘了这个思想巨人的不足之处,进而从另一个角度出发,从“心”出发,逐渐建立了自己的“心学”思想,强调“致良知”,“心即是理”,“知行合一”。书中多有对朱熹及普通人思想观念的评述,看似离我们遥远,但其实思维习惯方面的局限性,并不会被历史局限。人们总是出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不断重复类似的错误,《传习录》讨论的问题,确实发生在你我身边。
如讨论“知”与“行”的关系时,王阳明说“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知道却不去做,那就是没有意识到“做”的必要性,也就是并没达到“知”。然而这么说也显得蹊跷,仿佛令“知”变得更加困难,需要更深的理解,实际并非如此。如王阳明强调,“行”或者说,做事,才是主要的目的。为了做事不盲目,人们需要对事情有所了解;为了知道自己为什么要学习知识,人们需要知道学了知识干什么用。只有知道它们本是一件事,才有能力分开谈。不然,说是一件事,两件事,甚至是七八件事,说破天去,也没什么意义。可见,王阳明的思想并非高阁雅士的理论闲谈,而是真正能让我们理解,对普通人有帮助的思想学问。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