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起开门雪满山,雪晴云淡日光寒。”这是邓燮在《山中雪后》里描写的诗句。满山都是银白一片,几片闲淡的白云透着微弱的寒光。想想都觉得是一个壮观的冰雪世界,若是再能约三两老友围炉煮茶聊聊闲话,也不负这份银装素裹装点的圣洁时光。
可这毕竟只是诗人笔下的世界,虽然美的出奇但也只不过是一场镜花水月般的虚幻显现,看不见摸不着,全凭想象。
想看一场雪,天公却不作美。今年贵阳的冬天至今没有一丝雪的气息,只有一阵接一阵的寒风,吹的人发凉。整天都飘着冬雨,淅淅沥沥的,潮湿阴冷的风无处不在,渗入骨髓。
可能是我期待的太久,自然失望也来的更重一些。不止是这一场冬雪,自己对许多事物都期待的太深,念念不忘也渐渐变成了自欺欺人。自娱自乐玩的不亦乐乎,是挺可笑的,也很荒唐。可毕竟执念太深,忘不了也放不下。
罢了,就像期待一场雪一样期待下去吧,就算结局差强人意,多少给了现在浑浑噩噩的生活一点念想,不至于让这日子过得太过僵硬。
“他朝若是同淋雪,此生也算共白头。”多么美的诗句,但细细读来蕴含更多的却是一种无奈的情绪。将一切都寄附给了一场雪,换了一个所谓“共白头”的噱头,无尽的悲凉。
也许这就是许多人对心中的那份美好又爱又恨的原由,笑着哭出的眼泪,最痛人心。
时代变了,快节奏的生活方式让人变得喜怒无常,信息来源的便捷也改变了传统的阅读和思考方式,不善言辞的后果就是你将手机扔在一旁三五日也不会有人惦记。每个人都将自己的时间安排的满满的,刷视频、看小说、玩游戏、和男女朋友聊天、逛街、购物等等。有多少人还会期待一场雪,期待一树落尽枯叶的枝丫,期待一个走散的故人。
诗意的生活被人说成了做作,也没几人会放下手机静下心来读一首小诗。
时代的压力让这一代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了金钱上,来自父母、师长、亲戚朋友期待的目光压的这一代人喘不过气来,想放弃又不甘心,所以拼了命的努力,将精力都用来满足这些人的期待,却忽略了自己心中那份最初的触动。
记得小时候就喜欢期待一场冬雪,下过雪后一家人围坐在炉火边唠着家长里短,我自小就话少,就静静的听。
很喜欢那份慢慢的时光,不急不躁,岁月流逝也不会觉得懊恼,就像一坛酿了许多年的老酒,醇香,厚重。
期待还能遇上那样一场雪吧,围炉夜话其乐融融,炭火烧着故事,温度深入人心。而不是一群人低头玩着手机各自悲喜。
当第一阵西风吹起时,我就开始期待冬雪。不为别的,只为一场诗意的相遇,冰封回不去旧人旧事和沉痛的心灵。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