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馆清秋,晨起看竹,烟光日影露气,皆浮动于疏枝密叶之间。胸中勃勃遂有画意。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因而磨墨展纸,落笔倏作变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
——郑板桥
这是一个艺术家创作的全过程,非常深刻地揭示了其中的道理。他已经意识到了每个人眼中能够看到的竹子是不同的,与客观世界的竹子也有差别。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角度, 也就是立场不同。每个人有自己的阅历和思考方法, 即知识构成不同。
此外,人的性格也会影响人的判断,悲观的看世界就容易看到冷色或暗色,乐观就容易看到暖色或亮色。
不过从本质上说,“眼中之竹”已经决定了画家绘画的基调。虽然胸有成竹,但下笔后发现和想画的竹子又有一定差距。这是受了景物的角度、纸笔的特点、情绪的波动等影响。
出色的画家会缩小这三者造成的差距,即追求“眼,手,心”的和谐统一。
半樵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