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念引领,夯实课堂教学
谢健
伴随着兔年的到来疫情基本结束,一切恢复到了三年前的状态,来去匆匆的疫情给人们带来的带去的有很多,今年也注定是不寻常的一年,随着生活的恢复如初,很多行业、工作面对新的挑战和压力。有压力就有动力,相信在自己的努力之下,积极面对工作中的事务,努力让自己在教学中有所收获有所进步。
学校为了即将到来的开学,进行了为期三天的培训,第一天由刘校长带领核心组的老师进行了大单元设计的展示,第二天是由李红婷教授带来的关于“五育融合”大单元设计的相关讲座,第三天是学校的教学工作安排。主要对前两天的学习交流进行一下反思与总结。
1.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第一天非常荣幸的展示了《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单元的设计,说实话站在讲堂上给老师们讲,我是有些心虚的。第一不知道自己这样设计合理不合理,虽然整个设计已经是自己经历思考,多方面搜集资料的结果,但是自己仍然有不满足的地方,又苦于不知道如何设计修改。第二,在了解了大单元设计,核心素养导向,大概念引领等概念之后,自己对这些概念的了解似乎仍然是只知皮毛,所以在设计过程中有些地方总感觉“不伦不类”,其次是了解的越多,越发现当理论去联系实际的时候越难,心里有些想法了,感觉到了单元的大概念,但是课堂上究竟怎么去落实呢?通过什么样的活动和问题做引领呢?
在讲完之后,对自己的设计最大的感受就是前后不连贯,具体来说就是在确定目标的过程中,寻找到的核心素养和大概念并没有对后面的活动设计起到指导引领的作用。从课标中分析得到的核心素养、大概念,通过怎样的评价能确定学生可以发展核心素养、落实了大概念,有了评价我应该设计什么样的学习活动任务。这些应该是串在一条线上的,这条线其实就是大单元的核心素养或者说是大概念。
还有一点就是,之前在设计时逆向教学设计强调的是目标的可测性,可测性的目标其实更多的是指向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如何去检测呢?在之前的设计时这方面的目标设计并不是很理想,但是在昨天的会议上刘校长提出了目标具有三维性,让我对目标的叙写产生了一些疑惑:可测性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怎么去写呢?怎么检测呢?
2.大概念引领大单元设计
什么是大概念?
大概念是全面精练、高度阐述了专业的实质与功能的学科知识,涵盖了知识、技术、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现了学生进行学习后,应该掌握的最主要、包容性最高的观点、思想、学科价值体系。对数学课程来说,可理解为用于整合掌握和连接比较分散的知识、技巧或经验,并在单元或主题的课程中促进所学内容、思维方式、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发生。
大概念的"大"指的是专业知识中最精华、最有实用价值的内容,是对学生的知识基础进行融会贯通的重要概念,有着很大的迁移价值,核心概念、中心问题和重点思考方法已成为大概念的主要形式。
之前对大单元的理解就是把几个相同类型的单元合在一起就是大单元了,现在我理解的大单元是具有共同大概念的知识建构。其实大单元教学也就是知识建构体系教学,知识本身就是一个整体,为了便于教学和学习,才将他们分门别类,但是大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把整体的知识真的就是弄成了四分五裂,这就好像是忘记了我们的教学初心。
比如拿数学学科来说,因为教材自然单元的割裂,老师们在教学中将整体的数学知识体系分割开来,在学生看来数学知识就是零散的,而不是整体。没有整体的感知,就不会形成文化,这也是为什么山东省教科研徐云鸿主任提出数学文化教学的原因之一 ,在数学文化教学实践过程中,老师们更多探究的是关于数学史部分的研究。数学史的研究并不是说学圆周率了我把祖冲之的资料一出示这就是数学文化了,真正的数学文化中数学史教学是还原知识产生、发展的过程,从中让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整体把握。即使学生不用整体感知历史资料,教师的占位也应该站在知识历史发展过程的高度上,只有老师心中有整体、有高度,学生才可以学到真正的数学知识、数学文化。
那么如何去有这样的占位呢?我认为应该有三步,第一研读课标,第二学习专家理论、优课等,第三打磨课堂。课程标准是国家对教育教学的宏观文件,作为一名教师不只能紧盯课本、教参不放,最应该了解掌握的就是课标中的相关要求。课标中的很多内容其实对于一线教师来说,读起来很费劲,所以就需要我们去学习专家的解读,通过解读更好的指导我们的课堂实践。作为教师,课堂才是我们的主阵地,所以在学好理论的同时,要把自己的基本功练扎实,也就是把我们的课堂建设好,让理论真正和实践联系起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