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和一位专车司机聊天。这位准备离职的司机,向我透露了一个潜规则:同一段路,同样的时间,用安卓手机和苹果手机打车,价格不同。问他是怎么知道的?他的答案是,因为他和老婆曾经用两种手机,同时在同一个APP上,在同一个地点打车去某一个酒店的同一个门,苹果手机的贵两三元。
当时,我对此表示怀疑,计费时存在一点点不同,应该是正常的吧?
无独有偶,朋友的朋友发了一条朋友圈,在某个外卖APP上,用安卓手机点顿小龙虾,折扣价98元,而在苹果上则显示为156元。
左为安卓界面,右为苹果界面与几个朋友就这个问题交流,才发现同一产品(服务)价格不同,并不是什么新鲜事。当你成为某个旅行APP的VIP用户,或者在登陆状态下反复搜索某个航班的价格时,价格也可能比你在电脑网页上不登陆的时候更高。
以上做法,其实就是某些电商网站、互联网平台在用大数据“杀熟”,背后的逻辑,是“价格歧视”。
什么是“价格歧视”?
根据百度,所谓价格歧视(price discrimination),实质上是一种价格差异,通常指商品或服务的提供者在向不同的接受者提供相同等级、相同质量的商品或服务时,在接受者之间实行不同的销售价格或收费标准。
价格歧视是一种区别定价,属于微观经济学范畴,本身并无褒贬之义。
举些简单的例子,某本地的旅游景区对当地人收10元一张门票,对外地人收50元,这就是价格歧视;某零售店卖衣服,会观察来人的经济水平,对身穿名牌的人士报高价,而对穿着普通的人报低价,也是一种价格歧视。我还听过一个段子,某床上用品店卖床垫,标价1.5万元,有一天有位明星来买床垫,他们迅速把床垫价格调整为15万元,明星却并没有发觉。这些,都是价格歧视。
当然,不是比一般价格贵才叫价格歧视,比一般价格便宜,也是价格歧视。
为什么存在“价格歧视”?
因为每个人愿意为某件商品或服务所支付的钱是不同的。
我们都学过,商品的价格,不是由成本决定的,是由价值决定的。但是,每个人对商品价值的判断,又非常主观。于是,很多企业就开始研究,如何让觉得价值高的人,多付钱;或者怎么样让价格敏感度低的人,多付钱。商家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吃掉每个人的消费者剩余。所谓消费者剩余,就是消费者的心理价位与实际价位之间的差距,例如一件衣服,你卖90元,而消费者认为100元买也愿意,那么这10元就是消费者剩余。而当你卖100元时,这位消费者也会愿意买,你的利润也提高了。消费者剩余被消灭。大家皆大欢喜。
大数据“杀熟”,易如反掌
大数据之所以能减少甚至消费者剩余,就是因为它知道你是谁,并且能推断出你的经济水平、消费意愿,进而预测你的心理价位。
大数据,比你爸妈更懂你。有位高中女生的爸爸,发现网站总是向女儿推荐奶瓶,非常愤怒。了解之下,才知道女儿的确怀孕了,因此经常搜索与怀孕相关的网页。所以网站才会总是向女儿推荐奶瓶。
大数据,也可以判断一个人的购买意愿和经济实力。还记得年底大家都在纷纷晒某某宝帐单了么?你有没有钱,它比你更有数。你买过什么,它也记得比你更清楚。而要掌握你的手机型号,就更不在话下了。
细思极恐,有木有?
有了大数据,消费者几乎成了交易中的裸泳者,而商家或平台则可更精准地定价、营销。
那么,消费者如何才能不被“大数据杀熟”呢?
1、在网站上购买产品或服务时,你可以在非登陆状态下去搜索,然后选定了再登陆付款。
2、购买商品时,用比价软件扫一扫,或在多家比较后再购买。
3、如果有安卓手机和苹果手机,就用安卓手机下单。
4、如果有多个微信或手机,或者家里人有其他微信、手机,尽量注册“新用户”使用、购买。
当然,如果你觉得以上的做法太浪费时间,又或者你对价格并不敏感,以上做法都可以忽略。
对于大数据“杀熟”,你怎么看?
忍受,还是应对?这是一个问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