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我一向认为,六十四卦是天道真实及运行法则的标准模型,是个环环相扣乃至全息联系的完备整体,每一卦作为其中的一环都是不可或缺的,本没有什么主次轻重。但也要承认,有些卦又有着特别的重要性,比如头两卦纯阳之乾和纯阴之坤,六十四卦以阴阳为构成元素,这两卦就有着更大的原型意义。再比如最后两卦,代表结束的既济卦和代表重新开始的未济卦,也有着更大的天道循环往复和周流不息上的象征意义。
而说到原型意义和象征意义,有一卦有着与乾坤并列的重要性,却被严重忽视了。
这要从中国文化中的一个千古之谜说起。中国文化古老,很多东西都成为难有结论的悬案。比如儒家十三经和“三礼”之一的《周礼》,究竟是先秦古籍还是西汉刘歆伪造,至今仍在争论。就是在《周礼》中,又有这样一个记载:“太卜掌三易之法:一曰连山,二曰归藏,三曰周易。其经卦皆八,其别皆六十有四。”这告诉我们,《易经》其实是有三部的,夏朝之易《连山》,商朝之易《归藏》,周朝之易《周易》。三易的说法,《周礼》的记载是最早的,因为《周礼》自身的悬疑,再加上《连山》《归藏》都没有流传下来(后世有很多可信度不高的版本),很多人也怀疑这两部易是否真的存在过。
《易经》是高深莫测的天书,《连山》《归藏》的谜团又让这部天书倍增神秘色彩。而当我看到古人记载中对三部易最大不同的说法,我相信了《连山》和《归藏》曾经的真实存在,也深为两部古易的失传而惋惜。
按照《周礼》的说法,三易都有着八经卦和六十四重卦,卦名也都一样。差别又是什么呢?便是卦序不同,《连山》是以艮卦起始,《归藏》是以坤卦起始,《周易》是以乾卦起始,朱元升、朱震、杨简等人对此都有明确的说法。艮卦的卦象是山,六十四卦中的艮卦是八经卦中艮卦的重叠,所以是连山。坤卦的卦象是地,大地厚藏万物而为万物之所归,所以是归藏。首卦有源头和本原之意,首卦的不同就是三易最大的不同之处。
《归藏》以坤卦为源头,《周易》以乾卦为源头,这都好理解,毕竟乾坤是阴阳之原型,只是侧重上有不同。让人难以理解的是《连山》为何以艮卦为源头?艮卦又如何可以居于和乾坤并列的地位?这就是天机所在。
因为艮卦之中,藏着一个宇宙的巨大真相,以及天地万物运行的暗法则。这真相和法则仍在和仍被运用,被当作真相和法则却像《连山》《归藏》一样,失传已久。
【二】
要洞明这个天机,需要先从《连山》之艮、《归藏》之坤、《周易》之乾的整体和内在关系说起。三部易的并列和连环出现并非偶然,而是有着深邃的背景和巨大的象征性。
让我们从象征文明源头的中国神话说起。在中国神话中,先是有盘古在混沌中开天辟地,然后是女娲造人与万物,再然后是伏羲的人文化成。女娲为女身,称为大地之母,正可以与《归藏》之坤对应。伏羲为男身,传说取象天地万物而画先天八卦,首卦正是乾卦,正可以与《周易》之乾对应。那么《连山》之艮,所对应的就是混沌开天。
再来看古老的历史事实。人类从猿到人的转变,质变的分野是从旧石器时代进入新石器时代,由类人猿群体进入氏族社会。氏族社会就产生在新旧石器时代转折的时期,先是母系氏族社会,再是父系氏族社会。母系氏族也正可以与《归藏》之坤对应,父系氏族也正可以与《周易》之乾对应。那么《连山》之艮,所对应的就是之前的原始蒙昧时代。有没有发现这个过程和上面的神话很相似?这是因为神话皆是真相之意象,背后其实是远古先祖对历史真实的集体潜意识记忆。
最后再看三代的进程。夏朝是原始社会和文明社会的分野,由部落进入世袭制,但仍是原始蒙昧的过渡期,以至连这个王朝是否真的存在都没有最终确定。商朝是中国第一个有同期直接文字记载的朝代,文字已经被系统成熟地运用,标志着文明进入积累时期。周朝最终出现了诸子百家的争鸣和五霸七雄的争战,中华文明正源得以生成,第一个大一统王朝秦朝得以出现。《归藏》是商朝之易,其特点对应的还是坤;《周易》是周朝之易,其特点对应的还是乾。那么夏朝之易《连山》,其特点对应的就还是艮。
这样考察下来,这相似的过程以及与三易首卦的对应,就不是巧合,而是“天道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的大势。三易首卦的意义,也寄托在这大势之中。艮卦的对应都指向混沌原始,这则正是其深意所在。
具体来说,三易的出现,背后是历史的真实,这就是那个深邃背景。这真实是演化的过程,三易也是如此,从艮到坤乾同样如此。演化遵循什么法则呢?最初是天地混沌和历史蒙昧,后来才是人文觉醒和文明生成。而这最初所呈现的正是道的形态,只是原始,而“原始”本义,正是本原初始。这就是为什么老子以恍惚和无形来形容道,又主张回到结绳记事的原始时代。这是个寓言,他并不是主张历史的退化,而是主张人的返璞归真。返璞归真,才是人最终的归宿。
所以这法则总结起来就是:从本源开始,向着生发而去,再归于升华后的本源。这又像人从孩提时的天真,到成年后的复杂,再到年老后的质朴,差别只在程度。所以《归藏》之坤和《周易》之乾所对应的就是后来的生发,《连山》之艮对应的正是那本源,这就是那个巨大的象征性。
有人会说,艮卦之后的坤乾代表阴阳,阴阳不才是本源吗?因为阴阳之分的前面,还有个阴阳之合,“易有太极,是生两仪”,这合就是太极,太极正是阴阳的混沌一体。艮卦的本源性,就在对应着太极。八卦及六十四卦皆是阴阳的分化和变化,作为大本大源的太极当然不可能存在于一卦中,所以只能说艮卦之中,包含太极的某种根本形态。
一般所认为的太极,就像太极图所显示的那样,是阴阳对等而圆融一体,彼此相即相入,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与之相应,世间也有昼夜、月圆月缺、四季寒暑等现象,围绕等分的中轴而在阴阳两极间渐变循环。但这只是太极的标准形态。在这之外,还有一种更为深层和高级的形态,便是艮卦形态。
标准形态是变动和稳定的平衡,高级形态则完全是稳定的源头。那个巨大的宇宙真相和天地万物运行的暗法则,就藏在这高级太极形态之中。
【三】
最终解开谜题,需要回到艮卦本身。
我在以前的文章中说过,六十四卦是一个完备的全息系统,其中关系和变化深不可测,解读把握上也是复杂至极、无穷无尽。但究其本质、从根本处把握,其构成就是阴阳两种基本元素,其结构就是阴阳的不同数量和位置,概括起来就是阴阳二气在时空中的不同分布和变化。我们就从这个层面,来考察一下艮卦的实质。
暗法则:《易经》最被忽视一卦里的宇宙真相 (转载)可以看到,从阴阳的空间分布上看,艮卦是两阴配一阳。从阴阳从下往上的时间变化上看,是两阴之后出一阳。这说的,是事物的构成形态以阴为主体,事物的发展从阴开始并以阴为重点,在大比重之阴的基础上再立阳,二配一只是一种多与少的象征。为什么要如此呢?因为这里阴代表着内在根基,阳代表着外在显现,只有阴基深厚,阳显才能达到艮卦卦辞所说的“无咎”,才能像卦象之山那样坚实立于大地之上,所谓稳如泰山。这便是这一卦所告诉我们的。
很明白了,艮卦强调的是阴的重要性,居于根基重头的地位,然后才能谈阴阳的搭配和关系。既然如此,五阴配一阳不是更好吗?只因艮卦也是八经卦之一,所以有着更大的原型性。开始是《连山》之艮的主阴,然后是《归藏》之坤的纯阴,最后才是《周易》之乾的纯阳,这个演化过程的道理也在这里,也是个由阴到阳、以阴出阳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说,连山艮可谓对归藏坤和周易乾的意义的综合。
艮卦本源的意义就在这里,这其中有什么深意?当我们以此观照于天地人世,你才能知道这有多么让人惊叹。
先来看人事。古人讲“德不配位,必有灾殃”,地位再高、权力再大,底下也要有更大的修养做根基,否则是镇不住的,只能被其中涌动的巨大力量所吞噬。苏东坡说“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旷日持久的博览群书、艰苦思考才能获得一点点真知灼见,长期的努力和坚持才能换得一件事情好的结果。王阳明说“此心不动、随机而动”,要经历多少艰苦卓绝的修炼才能修成个心不动,才能在处理一件事情上真正周全、游刃有余。宋代安分庵主偈云“几年个事挂胸怀,问尽诸方眼不开”,历代高僧是经历了怎样漫长煎熬的求索,才换得最后“肝胆此时同俱裂,一声江上待郎来”的豁然顿悟……人间的一切事,无论学业、事业、婚姻、养育子孙等等,又哪一个脱得开这个法则?这其中凸显的就是阴的重要性。就是古人所推崇的那些最高品德:谦卑、敬畏、不争、包容等等,也无不主于这个阴处。
再将目光投向宇宙世间的真实。我多次举过暗物质和暗能量的例子,我们看得见和能观测的物质能量只占宇宙的约5%,近95%的存在隐在暗处。宇宙中存在物的规模巨大,远远更大的则是虚空。当我们望向星空宇宙,会发现能够发光的只是极少数,绝大部分处在无边的黑暗中。无尽的宇宙,无数的天体,目前所知有生命的只是地球这微尘一隅,剩下的都是寸草不生。就是在这微尘一隅,生命的历史有几十亿年,人类的历史只有几百万年,进入文明时代的历史则仅仅只有几千年。人的潜意识里有巨大的秘藏,我们能够意识到的却十分有限。……这些所展现的,还是阴的巨大分量。
以阴为重、以阳为轻,阴主于内、阳薄于外,这就是那个高级太极形态。如此才能形成稳定恒久的结构,这就是那个宇宙的巨大真相和万事万物遵循的暗法则。艮卦之所以能够居于和坤乾同等的地位,它所揭示的天道之所以能够称为本源,道理就在这里。
其实在这种太极态里,虽然阴多于阳,阴阳的分量仍是对等的。因为它们的关系,有如在充分的原材料的基础上加工出精美成品,阴的体量更大,阳的质量则更高。所谓质量,质与量是不同的,艮卦中的阴胜在量,阳则胜在质。阴阳是互因的,在这种高级形态里则真正融为一体,因为阴不过是阳的原始积累,阳不过是阴的上层建筑。
说到连山之艮,让我想到古人最初对阴阳的定义,就是山之北和山之南,这大概不只是一种巧合,而更像是一种隐喻。
【四】
《连山》之艮、《归藏》之坤、《周易》之乾,合之正是一个完整的进阶模型:先立起主阴法则,再从修炼纯阴起步,最后走向纯阳。这一切,都是从艮谛开始,以艮道为本。一阴一阳之谓道,两阴一阳之谓正。
我们要如何看待这个世界,以及要如何去做,也很明白了。眼要往阴处看,心要往阴处会,事要往阴处做;积阴德,自能收阳功。老祖宗所以说“但问耕耘,莫问收获”,耕耘才是我们能做的,收获则需要它自己拱土而出。古人以阳气为生气,却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生命现象——女人普遍比男人的寿命更长,大概就是因为女人的阴要更足。
所以说:人人都想壮阳,问题却在滋阴。
— 完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