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宋朝饭局|【宫廷局】宋太祖:喝完这杯酒,滚蛋回家吧

宋朝饭局|【宫廷局】宋太祖:喝完这杯酒,滚蛋回家吧

作者: 筠心Helen | 来源:发表于2020-03-20 11:17 被阅读0次

    宫廷局篇

    宋太祖赵匡胤篡权夺位,得了天下。可是,这个故事还没说完。

    宋太祖虽然得了天下,但也从此患了心病,整天提心吊胆,生怕那些手握重兵的开国功臣有朝一日也比葫芦画瓢,篡他的权;或者等他死后,篡他接班人的权。

    可是,宋太祖不是那种会坐以待毙的无能之辈。很快,他就想到了解决办法:在宫里组一个酒局。赵匡胤手中的那杯酒,还真是玄妙啊!

    这天,散了晚朝,宋太祖把一些功臣留了下来,吩咐御膳房准备好饭菜,让光禄寺大摆盛宴,说要请他们喝酒。

    宫里请客,有好酒好菜招待,还有皇帝亲自作陪,在座的功臣个个都很高兴,他们估计心里都在想:这赵匡胤虽然当了皇帝,但也没忘本,还拿哥几个当兄弟,记得咱们对他的恩情,浑然不知他们已经大难临头了。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本该兴致颇高的宋太祖突然放下了酒杯,做出一副愁眉不展的样子,唉声叹气起来。

    群臣看了十分不解。

    功臣1:“陛下,您这是怎么了?”

    功臣2:“陛下,您君临天下,贵为天子,天是王大,您是王二,活到今天这个水准,还有什么不开心的呢?”

    宋太祖赵匡胤(刘奕君老师演绎):(叹了口气)“你们没当过皇帝,哪里知道当皇帝的苦啊!想当初,朕给大周皇帝当节度使,那真是无忧无虑,除了带兵打仗,什么事都不用操心。可现在呢?虽说做了皇帝,却总担心有人造反,连个囫囵觉都没有睡过,真是怀念做皇帝以前的自在日子啊!”

    听听这话!当时在座的哪个不是大半辈子在刀尖上讨生活来的,早就一个个磨成了人精,皇上的话是什么意思他们怎么会听不出来?皇上这是在表示不放心,很有可能要除掉他们了。

    于是,功臣们一个个吓得离席叩头。

    功臣1:“陛下圣明,咱们对您忠心耿耿,可从来没有生过外心啊。”

    功臣2:“是啊是啊,请陛下明鉴。”

    宋太祖赵匡胤(刘奕君老师演绎):“你们对朕忠心耿耿,朕怎么会不知道?可你们的部下对你们也是忠心耿耿啊!万一哪天,哪个部下也趁你们喝醉酒,也给你们来个黄袍加身,你们是听,还是不听?”

    功臣们:“求陛下指一条明路,求陛下指一条明路!”

    宋太祖不动声色,给自己斟了一杯酒,开始和颜悦色地跟大伙探讨起了人生。

    宋太祖赵匡胤(刘奕君老师演绎):“诸位爱卿,人活一世,吃喝二字,你们艰苦奋斗了半辈子,不就图个衣食无忧嘛!现在天下太平,四海安宁,你们正好交出兵权,回家养老,朕给你们高官厚禄,给你们良田美宅,给你们歌儿舞女,保你们安享晚年,也保你们子孙荣华富贵,你们的人生目标达到了,朕也睡得安稳了,从此君臣同乐,岂不美哉?”

    听了皇帝这番话,功臣们终于明白了自己要怎么做,一个个拍着胸脯承诺,第二天就主动上表,请求退休,交出兵权,回家安度晚年。

    眼见一块石头落地,宋太祖龙颜大悦,赶忙请这些大将归席,亲自把酒,跟他们喝了个通宵达旦。

    这个故事非常有名,中学历史书上就讲过,但是仔细一想,这里面存在一个很大的问题:宋太祖杯酒释兵权,把武将们都撤了,那以后他再想开疆拓土,再想平定叛乱,或者哪天再有外敌入侵,要靠谁去带兵打仗呢?难道要让他这个皇帝老子亲自上阵吗?

    所以,宋太祖杯酒释兵权,撤的肯定不是所有功臣、所有武将的兵权,他肯定是有选择地撤。

    事实上,那天散了晚朝,出现在酒席上的功臣,总共只有这么几个人:

    第一,石守信,后周大将,宋太祖的结拜兄弟;

    第二,高怀德,也是后周大将,也是宋太祖的结拜兄弟,同时还娶了他的妹妹,等于是皇帝的妹夫;

    第三,王审琦,同样是后周大将,同样是宋太祖的结拜兄弟;

    第四,张令铎,后周大将,没跟宋太祖结拜,但他参与了陈桥兵变,是拥戴登基的功臣之一。

    第五,对不起,没有第五,宋太祖那天晚上也就请了这四个人喝酒,喝完酒也就撤了这四个人的兵权。

    宋朝立国,功臣很多,光是黄袍加身那一场戏,就有很多武将参与,能叫出名字来的,除了刚提到的诸多大将,还有他的亲弟弟、后来成了宋太宗的赵光义。宋太祖为什么只撤石守信、高怀德等人的兵权呢?

    其实,宋太祖的策略很明确,他把功臣分成了两类:

    一类是资格很老的前朝大将,当年跟他地位差不多,在军队里的威望也差不多;

    另一类是资历比较浅的军官,品级不高,地位不高,有的还是他亲手提拔上来的,属于真正的“自己人”。

    对于前者,宋太祖十分担心,因为这些人在军队里的影响太大了,一旦造反,将来很难对付;而对于后者,他就比较放心了,因为这些人资历浅,威望低,就算想反也反不起来。

    石守信等人就属于让宋太祖十分担心的老资格大将,所以被他用一顿酒席撤了兵权。而对于那些亲兵老部下,他不但没撤他们的兵权,还加大了他们的实际权力。

    也就是说,宋太祖只是象征性地罢免了几个功臣的兵权,其他大部分功臣,他都没动。

    为什么不动?首先是因为他野心勃勃,想把所有的割据政权都吞并了,所以必须得有一大批有经验有能力的军事人才来辅佐他;其次是因为他不愿意落一个兔死狗烹、鸟尽弓藏的坏名声。还有一个原因,我们大胆推测一下,是因为他不敢。

    内心独白(刘奕君老师演绎赵匡胤):

    “朕这么做,是经过仔细权衡的。如果一下子罢免太多将军,那么,势必会引起朝野内外的恐慌和愤恨。

    朕见过晚唐的藩镇割据,也见识过五代的血腥夺权。朕不能、也不敢冒这个险啊。”

    宋太祖用一顿酒席撤了几个功臣的兵权,又拼命提拔自己的亲信军官,用这些亲信来填补军队里的空缺。但他对亲信也不能完全放心,又派出太监去做监军,监督所有统兵将官的一举一动。所以,在他和弟弟宋太宗在位时,宋朝涌现出了许多带兵打仗的太监。

    那么,皇帝为什么想剥夺武将的兵权,又偏偏要重用太监呢?因为太监没有后代,缺乏篡权夺位的动力,跟武将相比,更能让皇帝放心。

    作为一个集权的统治者,为了保证手里至高无上的权力不被别人抢走,宋太祖可以说操碎了心。

    他不仅杯酒释兵权,用亲信取代功臣,用太监来监督军队,还跟开国大将们结成亲家,把女儿嫁给石守信、王审琦的儿子,把侄女嫁给张令铎、韩重赟的儿子,让弟弟赵光义续娶亲信李处耘的女儿,为的就是“天下一家”,让所有可能威胁到他皇帝宝座的大将都变成他的亲戚。

    他大约是这么想的:咱们都是亲戚了,你还好意思篡我的权吗?

    宋太祖的种种努力没有白费,皇帝的权力越来越大,武将的权力越来越小,强干弱枝,一头独大,从此之后三百年,再也没有出现唐朝的藩镇割据,也避免了五代十国政权更迭的短命悲剧。

    但是,宋太祖也给大宋江山种下了一个非常顽固的后遗症:军队战斗力越来越弱,无论是北宋时对付西夏和辽国,还是南宋时对付金国和蒙古,都非常吃力,败的时候多,胜的时候少。

    于是宋朝也给后人留下一个根深蒂固的印象:积贫积弱。

    我好奇的是,假设宋太祖预先知道他会造成宋朝积贫积弱的局面,他还会设这么一个酒局,再搞杯酒释兵权吗?

    内心独白(刘奕君老师演绎临终前的赵匡胤):

    “朕屡次在游牧民族手里吃败仗,是因为朕的运气太差。强敌环伺,这仗,换成谁都不好打。

    有人说朕集权,让武将备受猜忌。朕征战沙场那么久,将不识兵,兵不识将,如果行军布阵都得受皇帝老子的遥控,这仗还怎么打?这个道理朕心知肚明。

    可朕必须得这么做。朕宁可为赵氏子孙留一个积贫积弱的江山,也不愿意步周世宗后尘,人一驾崩就被武将篡权夺了位。权力这东西,就得牢牢地捏在自己手里。”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宋朝饭局|【宫廷局】宋太祖:喝完这杯酒,滚蛋回家吧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oady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