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问近两年商业新闻曝光率最高的两个项目,非“比特币”和“共享单车”莫属。这不,月初滴滴出行宣布与小蓝车达成业务托管合作。同时滴滴将投放自有品牌单车。
又要立新品牌,又要托管小蓝车?滴滴当然不想左脚踩右脚,弄个托管个品牌和自足品牌抢市场。没办法,现在北京 、广州、深圳、成都等大城市已经实限投政策。如果滴滴想进入这些城市只能借壳。这也是无奈之举。
与滴滴的无奈之举相比,我更关心为什么多个城市要限投?2017年九月末我去了成都,十月初我去了广州。在这两个城市里,我并没有看到共享单车多么的受追捧。相对的,是有些冷清。对于城市来说,共享单车是一种出行方式的补充 。但对于商人来说,共享单车的本质,还是盈利。在冷清市民反应面前,共享单车的盈利模式一直深受质疑。
具我了解共享单车模式是:出租单车收租金,但是这些租金对于企业来说,只是杯水车薪。更多的共享单车企业是靠单车的押金放贷来获得收益,从收益中补贴出租单车收租金的漏洞。说白了共享单车从一个交通工具,变成了金融市场的吸储工具。而这种方式是不可能被国家金融体系所允许的。
不论有多少国家政策的支持,不论有多少知明的企业踏入这个市场,不论风头资本疯狂的砸钱。只有没有一个清晰的盈利模式,我都不看好“共享单车”,就像我不看好“比特币”一样。早晚会成为商业悲剧而落幕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