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说话让人听着舒服 不一定总是好事儿

说话让人听着舒服 不一定总是好事儿

作者: 卡卡读书 | 来源:发表于2019-03-28 13:58 被阅读0次
《异类》带我们走进了成功人士的世界不一样的成功启示录意外揭开一连串令人惊异的统计结果图|部分来源于摄图网,其他网络侵删

1

在我们身边,有些人,说话让人听起来很舒服。即使他批评你工作粗心,也不会说:“你工作太粗心了。”而是说:“工作做得不错,如果能细心点,那就更好了。”

这种说话方式,有一个专业名词,叫做“缓和性语言”。指的就是低调处理所说内容以取悦听众。当我们表示礼貌和恭敬,或者感到害羞和窘迫时,我们通常会这么说。

需要注意的是,缓和性语言低调处理的不仅仅是文字,还有说话时的语调和态度。

为什么缓和性语言听起来让人舒服呢?原因也很简单:

用缓和性语言,既能够减少言辞和情绪的对抗,还能有效地推动交流进行。还是回到前面的例子。你上去说人家粗心,别人心里肯定不舒服嘛。

但你先说他“工作做得不错”,他就会很开心地和你继续交流,你就成功地避免了一次可能发生的人际冲突。

听到这儿,你或许会说了:“哎呀,缓和性语言原来这么好用?那我学会了,和别人交流起来,不就一点问题都没有了吗?”

事情并不是这样的。在《异类》这本书中,作者德拉格维尔给我们揭示了“缓和性语言”的另外一面。

缓和性语言能起到推动交流和减少冲突的作用,主要是因为它有一个鲜明的特点:暗示性。

啥叫暗示性?就是有话不直接说,而是给倾听者暗示,让倾听者揣摩说话者的真正含义。

2

说话具备暗示性这个特点,看起来是一种“情商高”的表现,但是在某些交流环境中,就会变成一个极大的、甚至是致命的缺点。

所以,有些语境下,我们必须使用更直接一点的语音,避免这种暗示性。

比如下面这三种情况,我们就不能使用缓和性语言,而应该使用更直接一点的语言。

第一种情况,危机、紧急的时候。

为什么危机、紧急时刻该使用直接一点的语言呢?大家一听下面这个例子就懂了。

1997年,大韩航空801航班失事坠毁,导致228人遇难。事后调查时,人们吃惊地发现,这次飞机失事竟然与机组成员使用缓和性语言有关。

事故发生时,天气恶劣,机长要靠肉眼观察降落在关岛机场。但随机工程师表示反对,他说:“机长,气象雷达发挥了不少作用。”

随机工程师其实想说,机长,肉眼观察是不行的,还是看雷达吧。但他不敢直说,只敢拐弯抹角地说“雷达发挥了不少作用”。

机长说,“是的,的确很有用。”机长根本没GET到随机工程师到底想说什么。然后,飞机就撞山上了。

前面我们说过,缓和性语言传递信息的主要方式是暗示,需要倾听者揣摩说话者的含义。可飞机都要装山了,机长哪有心思揣摩随机工程师话语中的含义呢?

所以,在危机、紧急的时刻,我们要使用更直接的语音,缓和性语言会耽误事儿。

第二种情况,就是你好话说尽,对方怎么都听不进去的时候。

中国历史上有个著名的例子,就是张良劝谏刘邦的故事。当时刘邦攻占了咸阳,进了秦王的宫殿。

他放眼一看,豁,好家伙,美酒美食美女。你想,他一流氓出身,哪见过这阵势,当时在王宫里就不出来了,谁劝也不行。

后来张良来了,直接就质问刘邦,秦朝统治者暴虐无道,你才有机会来这儿;可你来了这儿,就开始享乐,这不是“助纣为虐”么?“助纣为虐”这个成语,从这儿来的。刘邦被张良这么一说,当即醒悟,立即离开了秦王宫。

所以你看,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使用直接一点的语言,当头棒喝,对方才可能醒悟。

第三种情况,就是别人明明能听懂却装作不懂的时候。

生活中,也有不少这样的例子,朋友借你钱十年不还,同事找各种机会占你小便宜,等等。你屡次使用缓和性语言给他暗示,提醒,但他就是哼哼哈哈,装作听不懂。

遇到这种情况,你就不要不好意思了,也不要再用什么缓和性语言了,我们应该直接一点,明确告诉他你的要求,维护自己的权利。

3

所以呀,在一些语境下,直接一点的语言,起到的交流效果会更好。

不过,最后我们得提一句,使用直接的语言,也得拿捏好分寸,特别是在中国,因为我们的传统文化,是比较赞赏含蓄内敛而不是直截了当的,你稍微越了界,别人就会觉得你没有礼貌,所以说话的时候,要就事论事,不要怼人。

啥叫就事论事呢?就是我们说话时只针对事情本身,而不是针对做事的人。我们要看到事情带来的问题,更要关注人们的内心感受。

举两个例子,别人迟到了,你说:“你迟到了10分钟。”这就是对事;如果你说:“你这个没有时间观念的家伙。”这就是怼人。

大家在一起讨论是咸豆腐脑好吃还是甜豆腐脑好吃,突然有人发表观点说喜欢酸的,吃豆腐脑的时候搁点醋,你说对方的习惯和两大主流都不同,这个叫就事论事,你说对方是个奇葩,这就是在怼人。

就事论事,能让我们理性客观地看待问题,并把精力聚焦到寻找问题的解决之道上。不就事论事只怼人的话,不但解决不了问题,还可能激起矛盾和冲突,百害而无一利。

需要转载\开白名单请联系卡卡,感谢教主对此文的修改。

欢迎在留言区留言、交流~

相关文章

  • 说话让人听着舒服 不一定总是好事儿

    1 在我们身边,有些人,说话让人听起来很舒服。即使他批评你工作粗心,也不会说:“你工作太粗心了。”而是说:“工作做...

  • 改变从拒绝抱怨开始

    说话真的是一门艺术。说话让人听着舒服自在,是会增加个人魅力的。我非常喜欢听李诞和蔡康永说话,让人听着舒服又觉得有道...

  • 如何说话才让人听着更舒服?

    每天五分钟,每周一本书,弗兰克带你一年读52本书。今天分享的是《说话就是生产力》一书中第九章的垫子。 《说话生产力...

  • 那些听着让人舒服的说话方式

    复习一下那些听着让人舒服的说话方式。 1、把“随便”,改成“听你的” 2、把“懂了吗”,改成“我说明白了吗” 3、...

  • 你在不同的场合是怎样说话的

    说话是每个人都避免不了的,但有的人说话让人听着舒服,有人说话很平静,有人说话让人愤怒等等,你是怎么说话的。 我自认...

  • 说话让人舒服,,

    让人舒服的人一定是细腻而聪明的,他们做事讲道理、说话有分寸,也许只是一个眼神与举动,都可以让你感觉到这个世界的暖意...

  • 说话让人舒服

    你明明是热心肠,谁知一开口朋友就“躲开”,不愿意跟你说话的人越来越多。 你有心开了一个玩笑,同事们居然不笑,也不理...

  • 小论情商

    柏拉图说:“智者说话,是因为他们有话要说;愚者说话,则是因为他们想说。” 论到情商,关键就是怎样说话让人听着舒服,...

  • 0520

    他不经意说出的话总是让人听着很不舒服,不知道是真不会说话,还是不经大脑的表达才是真实心声。

  • 何为三商?

    何为三商?情商、智商、逆商! 情商:说话让人听着舒服 智商:说话让人高兴 逆商:在逆境中解决困难的能力 我听到最多...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说话让人听着舒服 不一定总是好事儿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oeqb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