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常常教别人写作文,但是自己却极少动笔,想来惭愧。
看书不做笔记,不摘抄,过后收进书柜,可能再也不会看。这样做,看书的收获就很少,尤其是好书。关于要写书评,记录自己读过的每一本书中的精华、自己的感想。于是在这个闲暇的夜晚,准备写第一篇读后感。从今天开始,学习、实践写书评,实践写作。尽管文字能力有限,但总好过只是心里想,什么也不做。想到了,就要去做。

今天读完的书是《原来你是这样的宋朝》。
读的时候,多数时候的感受都是:“哇~宋朝原来这么光辉灿烂啊~竟然是历史上的顶峰时期,元明清都是在倒退。真是的,元明清是怎么回事,怎么还倒退了呢!错过了资本主义以及工业革命真是,痛心疾首!”少数情况也会想到:“宋朝这么厉害,怎么《水浒传》里写得那么不堪呢?(一定是因为《水浒传》是小说,不可信!)李清照不是因为揭发了自己第二个老公才离成婚吗?还要到监狱里去被友人搭救。男女也还是很不平等啊!苏轼就是因为写诗被关进监狱,差点就掉脑袋了,也是很多重臣求情才被贬黄州。为啥作者吴钩写得那么轻松就过去了?”但是这些问题我并没有深思。
刚才要下笔写这个的时候,才去查一下作者,结果知乎上关于他的评价全部都是:“屁股不正的宋吹”。咱也不知道啥叫“屁股不正”。。。不过别人的评论看下来,这个吴钩真的是个宋吹。对于宋朝的基本评价比较偏颇,关于宋朝经济的数据遭到了质疑。另外我很认同的就是:关于不好的会避重就轻,模糊过去。看来读历史真的需要自己的思考和更多的考据。
吴钩书中,关于宋朝一些生活细节,吃喝玩乐还是可以一看的。
最近听王崧舟老师讲《百家讲坛·爱上语文》,关于“把书读厚,把书读薄”的读书方法,讲得真好。读一本书,就去查一查关于这本书的更多信息,同类的更多作品,了解这个作者的风格,以及别人的不同评价。从不同的维度去看这本书,就读厚了。
薄呢?我没有好好听课,没有领略到真意。目前正在把书读厚的阶段。
第一篇读书碎碎念,以后还要继续写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