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逻辑里写穿越小说的大多都是学文的,而写科幻小说的都是学理的。这本《百万英里之路》也没有跳出的我逻辑,它的作者鲁迪•拉克(Rudy rucker)在介绍里是这样说的:当代数学家、计算机科学家和作家,也是赛博朋克科幻学派的创始人之一。曾两次获菲利普•K. 迪克奖。
![](https://img.haomeiwen.com/i17786055/fa822348e8697310.jpg)
而对于书名的《百万英里之路》也说得明明白白——我是如何决定这趟旅程是一百万英里的呢?被切开的地球直径实际约为一万英里。如果我们特别豪爽,假定我们的旅行就是要跨过大约一百个这类似行星的圆盘,那么我们就要跨过一百万英里。一百乘以一万就是一百万。非常清晰明了。是不是也服了,常理的逻辑性就是强大。那个词的应该都是经过计算的。
《百万英里之路》讲得是三位地球人拯救地球的故事。三个怎样的地球人呢,佐伊,高中毕业,没有成功申请到大学,但她喜欢做首饰,做小号。维利,高中都毕不了业,因为他的数学成绩总是不达标,可是他对修车情有独钟。斯卡德,维利的的弟弟,爱科学家却一直想成为英雄。他们都不是现实中被人们称为好孩子的人。可是他们却被古波•古波选中,成为拯救地球的英雄。这也符合赛博朋克小说的特点。
![](https://img.haomeiwen.com/i17786055/93928f59c809187a.jpg)
《百万英里之路》如果你是文科的思维,你可以把里面有奇奇怪怪的生物,理解为《西游记》里的各路很妖怪,那可以无变大的紫鲸车可以理解成为某个大仙的能成无限多人的大口袋,他们一路驱车百万英里去拿魔杖阻挡格伦入侵地球,也只不是像师徒四人西天取经路上遇到的九九八十一难。而那些苦涩难懂得二维空间,四维空间,黑暗能量、量子减震,地图世界、球体世界,就留给那些理科生来读吧。这样一想你就不必纠结理解不了这样的段落。
为了让眼前的场景更戏剧化一些,尤利娅在四维空间中将自己旋转了九十度——不要问这是什么意思。这样做的效果就是维利、梅茜和斯卡德看到了尤利娅的二维截面,而她的第三维在多维空间里。尤利娅看起来像是雅片薄薄的扁牛萨拉米香肠,里面填充了一个维利——他们看到了一层皮,一层扁牛的肌肉,一些空气间隙,然后是维利的皮下层,其中包含维利头部扭曲的横截面,如图6所示,尽管真正的维利经示意图英俊得多。
![](https://img.haomeiwen.com/i17786055/5ca74fc731fed2b3.jpg)
其实在读这本书时你有必要了解一下什么是赛博朋克科幻。下面是我搜来的一些解释,分享给大家。看了这些你再反过来再读这本《百万英里之路》就有了不一样的感觉,因为你知道作者这么写的源头是什么了。
赛博朋克是一种科幻流派或视觉美术风格,它主要描绘了未来的“低端生活与高等科技结合”,造成了社会结构的崩坏。后来,赛博朋克发展出了赛博朋克文化,并演变为一种视觉美学风格,它在生活中比较常见。赛博朋克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世纪六十至七十年代的科幻小说新浪潮,而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才真正兴起,并由科幻作家布鲁斯·博斯克在1980年创造。
赛博朋克有着明显的特点,比如在夜晚和街头出现的霓虹灯、标志性广告和高楼大厦。它的配色大多以黑、紫、绿、蓝和红色为主,具有各种各样的视觉冲击效果。赛博朋克的故事情节主要围绕人工智能的觉醒、大型企业的矛盾和黑客等元素展开。而其中不可或缺的一点是侵入性的人体改造,指的是人体各个部位或器官完全由机械来替代,比如机械手、机械脚等。
赛博朋克三要素主要包括“社会矛盾、虚拟现实、叛逆主角”。在赛博朋克的世界观中,未来科技非常发达,人脑甚至可以与电脑相连接。但与此同时,整个社会都被科技和网络垄断组织所控制,人类成为科技的奴隶。同时,社会的财富高度集中,底层人民处于暴力之下。因此,人们为了逃避现实而进入虚拟空间。而拥有个人主义的叛逆者则不受极端科技公司的控制,并与之对抗。
![](https://img.haomeiwen.com/i17786055/cf961d7c9ee136f7.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