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使用模糊性或者多种解释的语言。
使用模糊或者多义的表达方式,会让我们不知所云,有可能会产生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所以在写作的时候,表达一定要清楚,复杂的事情简单说,简单的事情说完整。
比如一些常识性的概念或者原理,有些人有认知盲区,对这一块并不理解,最好是用三两句话来解释一下,而不要用大家都知道这样一带而过。
2.提出的观点和结论并不能让读者信服。
比如在文中我们会提到一些素材,或者一些观点,但是这些观点没有经过验证。这就需要我们要多方了解、观察、思考哪些观点是正确的。 在思考的过程中,一定要克制自己的情绪,不要主观代入自己的观点,而要就事论事。
3.迷信专家观点。
当我们在引用专家观点时,一定要仔细搜集,专家在该领域是否是专业的,还是只是了解一些。最好是搜集三位以上专家的意见,从中寻找共性观点,对于有分歧的观点,需要正反角度来思考。
4.有思想、没思考。
我们要警惕,第一时间得出的结论和观点,往往是基于常识得出来的,有可能会存在偏差和错误。在得出观点之前,一定要确保对这一观点,非常有把握。
可以拿出来一张纸,在左侧写出知道的观点,在右侧写出不知道的观点。结合5w1h方法,即Who(谁),What(做什么),When(何时),Where(何地),Why(为什么),以及How(怎么做),不断询问。通过多角度分析思考问题,在左侧写出支持的观点,在右侧写出反对的观点。
当我们像剥洋葱一样的,一层层的将问题向下探寻之后,就会发现,第一时间得出的观点,往往都是错误的,经过这种深度思考,也会得出正确的观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