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疫情,三年没有带女儿出远门看风景,这次放假,看似疫情未起,各处均稳定,就寻思着带女儿出远门。
01
起初,一直在等爱人的时间空档,他的单位里7月初发生的重大事件,导致他的假日似乎遥遥无期,一直在来回奔波处理事件,心疼他,也感到遗憾,他若不能陪伴我们出行。
7月底,看似爱人参与不太可能了,只有下决心找伴儿或者就母女俩出门旅游。于是,开始在网络上了解旅游地的信息。去过内蒙古、新疆、陕西,但是甘肃、青海没走过,一直想去大西北走走,想走走丝绸之路。连续数日研究路线,想制定一个适合娘俩旅游,不会太辛苦的方案。
抖音上看了许多敦煌视频,心已向往。路线大致定好,准备定酒店和交通方案。却发现甘肃疫情起,虽然敦煌影响不大,但女儿担心过去万一疫情严重,玩不痛快,说不定那头和回来这边都要被隔离。
于是,匆忙点击的手指停了下来,如何是好?
每天看甘肃疫情,看全国各地的疫情,迟迟不敢定机票。努力地劝说自己,这次不去了,要么选择去重庆三日游。哪晓得开始查看重庆旅游攻略,发现四川也有疫情。女儿还是担心回来影响正常上学,她不想面临风险,只有作罢。
一周多的准备,希望与失望交替出现,让我身心俱惫。看来,疫情时代,出门远游成了奢望,心里好不悲凉。一个地方待久了,真的很想看看外面的风景。
无奈之下,做了一个短途攻略,带着女儿和朋友的女儿,去了一趟绍兴三日游,滑雪、文化行,绍兴美食,行程自由,玩得还开心。绍兴适合再去一趟。
02
某日,在微信圈里刷到了朋友就近看萤火虫的信息,一下子重燃我逍遥的热情。急忙向这位平日很少交流的朋友打听,怎么走,怎么玩。
这么近,车程两个小时就能到,马上问了爱人的时间,一家人出门总得有一次。这回迅速做好准备,带着小妹,一行四人开车前往萤火虫基地。
奔向第一项目去漂流,可惜出门时间晚了,打了就近几个漂流点的电话,均表示下午四点就结束,我们一个都赶不到,索性慢慢来,先去吃一顿好的,再进山寻找萤火虫。
黄昏时刻,我们随着弯弯曲曲的山路,来到了萤火虫基地。这里有养殖的萤火虫,专供人晚上欣赏。这里还有大型的户外游乐场和大量室内拍照背景,孩子们可以在这里撒野玩耍。
两个大孩子对室内室外的玩耍都还喜欢,我和爱人一直陪同着,为她俩服务着。
到了七点半观看萤火虫的时间到了,大家跟随导游就着月色慢慢上山。
导游再三强调手机不要使用,光源会影响萤火虫寻偶,影响我们观看星星点点的小精灵们。我们严格按照要求,小心漫步,走着走着,眼睛便适应了黑夜,适应了微弱的月光。那一刻,仿佛回到了自己的童年,我们童年时期不就是经常在月光下和小伙伴们玩耍,那种氛围感太熟悉了。
我们渐渐看清了月夜中的路和周边的身影,观赏队伍出人意料的庞大,前后长长的一支队伍行进在山坡上,这么多人一下子从哪里出来的呀?
终于来到第一个观赏点,山路左手边一片树林里,有专门的观赏通道,在林间我们看到了无数的萤火虫,泛着莹绿色的光芒,大家看了都激动极了,树间,草丛上,一大片一大片,甚至自己的胳膊上停留了一只热情的萤火虫。导游再三强调不能捕捉萤火虫,还有人忍不住好奇,双手捕捉,看了,直叫两个闺女嫌弃,这么不爱护。
游人太多,大家行走困难,只能小步挪动,有时想停留一刻,静止不动,感受小精灵们在身边飞舞,可惜较困难,后面的人流熙熙攘攘,“推着”向前走。这样的景致适合慢慢欣赏啊。
跟随导游,我们走出了那片林子,继续向山上行,据说还有一个萤火虫音乐会。听着名字煞是好玩,且看它们怎么玩音乐。
终于来到山顶,竟然在一大片草坪外围坐满了人,从山脚上行,我就对庞大的队伍感到新奇,没想到山顶还有这么多游客,这些人之前都在哪儿呀?
凳子没了,我们就找了一个地儿站着等节目。萤火虫喜欢湿润,山上溪流潺潺,一路向山下奔跑,月色笼罩的山林,看不清眼前的一草一木、男男女女,只是有个大概的轮廓,然而,蛙鸣、虫鸣声不绝于耳,各种叫声交织在一起,有些小动物叫声像是扯着嗓门大叫,粗狂霸道之感,声效丰富。
到了表演时间点,宽阔的山顶平台响起富有节奏感的音乐,一盏灯柱发送的光源左右摆动,原本在周围草丛树间的萤火虫一下子向光源飞去,抬头看见被人群围起来的草坪上空飞来成群的绿莹莹的精灵们,它们从不同方向飞来,集聚在一起,太壮观了。
只可惜,这令人惊奇的一幕只维系了数分钟,随着光源消失,萤火虫们又掉头飞向各处,飞离草坪。我们为了不被大部队裹挟,急忙快步向山下奔走。
孩子们一个劲地讨论自己的感受,这趟寻找小精灵之旅可谓是意外的惊喜。虽然时间短暂,但足以回味良久。
(齐帆齐2021年9月年度写作品牌IP特训营,第224篇,打卡:暑假难忘的事。字数1824,共累计379154字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