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年过年前几天网购了这本书,还一直担心快递不能及时送到不能在假期期间看完它了,年底的快递还是值得表扬的。

这本书前对雷殿生一点也不了解,可以说压根就没听说过这号人物,但对罗布泊和余纯顺倒是听过,特别是罗布泊无人区早已耳闻。想不起来是微信一片文章看的,还是在天猫推荐中看的,因为罗布泊这个名字和“徒步穿越”的名头吸引了我才买的,谁让我也是个徒步爱好者呢,和他们比起来真是不好意思说自己玩户外徒步的。
读了此书才了解雷殿生为何人,也了解到他10年徒步中国之志及最后决定穿越罗布泊来结束自己10年徒步生涯。读书的过程中不断被他的志向和胆识所钦佩,真心祝贺他的成功,对于黑龙江电视台的直播也是越发有兴趣,自然要看一看才能罢休。
对于老一辈科考人员多一份敬意,像彭加木一般。他的诗句中可以感受到那一代人爱国情怀和壮志凌云,可敬!

这本书可以说是一本笔记,记录了他穿越过程中的每天所遇到的景、物、事、内心活动,就像书名一样31天的笔记。这本书又像是一本探险故事,按着流传下来的记号和线路去发掘历史的痕迹,经历种种刺激的冒险。
从书中能感受到罗布泊环境的艰苦,在这里的穿越没有足够细致的补给规划是没有办法做到的,可以说是真正的无人区,没有人敢轻易说要穿越这片人类很少踏足之地。
我感受到的更多是这片本是水草丰茂的之地的悲壮情怀,岁月变迁下因为人类无知的索取导致了这片土地的萧条。书中提到本个世纪中国大跃进时期罗布泊还是有水的,造原子弹时部队所在附近的孔雀河也是有水的,最后一丝湖泊水源竟然是因为大跃进时当地政府截断上游河流灌溉农田,导致罗布泊彻底的断流到如今一片荒芜,令人一片唏嘘悲壮直至。虽说截断只是提前了罗布泊的消亡过程,可毕竟是人类去干预的环境的自然演变。曾经的那里是大片的海子罗布人居住以捕鱼为生,如今早已不复存在,留下的只是岁月无情。
我觉得应该是人口大量增长消耗了环境,多次的屯兵加上通商路致使人口过于密集,发展超出了自然环境的承载负荷,加上当时的人不懂的保护环境合理利用资源才酿成如今结果。几千年来的罗布泊历史未曾干枯改革开放后却迅速荒芜,书中提到清末时期那里还是水草丰茂的地方,罗布泊如果有生命她是该有多么的痛!也包括那消亡的楼兰国以及罗布人!

作者的经历让我心生向往,羡慕那些有机会参与这一计划的人,这一段旅途一定是他们一生的回忆,这样的机会怕是一生难以再遇到了。我也想经历一番这样的穿越,即使是参与一下也终身无憾。
罗布泊,你吸引到我了很想去看一看你的魅力。
书中也有不足的地方,明明收集了大量的照片却在书中展示很少很让人失望,但不得不说这本书是我喜欢的类型,是一本值得推荐的书,真实富有魅力一点也不做作。
读者:TS
每读一本书就如经历一番似的,神往着...
欢迎加入读书俱乐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