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那么一类人,他们天然追求一种「生活秩序感」,当生活的秩序是清晰的、稳定的,会感到额外舒适。
他们有稳定的日常、稳定的爱好、稳定的阅读与稳定的价值观,他们心里都有自己的「锚」,外在世界的纷扰对他们的影响有限。
1、去鹤岗真的是为了房吗?
半年前,一位浙江舟山的船员在百度的流浪吧直播了“鹤岗买房”,奔波大半个中国,就是想有一个自己的家。
就这个颇具浪漫色彩的事件,把鹤岗这个紧挨俄罗斯、人口仅百万的东北边陲小城送上了热门。
截止今天,回帖超1.4万百度流浪吧内一群流浪老哥闻声而动,怀揣着几万块,组成「最穷买房团」挥师北上。
但他们跑到鹤岗真的是为了「房」吗?
中国人对房子最执着了,房是中国人的命,也是中国人的宿命。
他们只想拥有一个自己的「家」而已,他心安处即故乡。在北上广深杭等大城市,没有属于自己的房,外来人口是很难真正融入的,哪怕有房,也是很难有存在感,多数人还是选择拼搏几年,回去成家立业。
再草莽的英雄,也希望有个温柔乡。
就好比:钓鱼真的是为了「鱼」吗?
「渔」是为了自得其乐,「鱼」只是手段而非目的。
之前的一次户外运动,脱离日常生活秩序,拥有了一段完全属于自己的时间,沉浸在四周的山水之中,那颗习惯了对外抓取的心,能松弛、平静下来,更弥足珍贵的是内心那种舒适感,可以去体验并深度地感受「生命」本身。
2、人会被生存环境所塑造
曾经认为“现实”是个贬义词,现在却认为“现实”是个褒义词。佩服那些在日常生活当中,踏踏实实过好每一天的普通人,他们并不需要别人的点赞、关注、收藏,依然可以怡然自得。
一个人是被他的生存处境塑造的,要理解一个人,需要看到他的「生存环境」,以及他的回应——生存模式。
除了我们自身的言语和想法,以及上篇文章《信息爆炸时代,如何才能找到最有价值的信息?》里提到的信息环境之外,我们所处的生存环境也会反过来「塑造」我们。
我们选择了怎样的环境,环境就用怎样的方式塑造我们。
在每个个体融入社会的过程中,总会逐渐找到自身与社会之间的适配方案,也就是每个个体面对「社会化」的解决方案,或早或晚。
我们身上的某些个人特质,不管是优点,还是弱点,其实都是在经验某种「生存模式」的循环往复,而且在各种正、负反馈中,持续地被强化和固化。
从这点来看,为什么很多理论很强的学者,却难以创业成功?
抽象,有助于发现规律,抓住要点,同时,也会忽略现实的复杂性。
因为在他们的抽象思考中,很多东西被「概括」了,一眼就看到了全局的大逻辑,但是从起点到终点的过程中,那些有血有肉的细小现实,就是一个一个难以逾越的「现实鸿沟」,让这些人难以走过去。
更何况当你试图去了解每个人的成长环境,你会发现,每个人的故事其实都有其发生的缘由,我们中的大多数都还是局限于自身成长环境带来的性格弱点,少有人能真正克服它走出来,甚至是牵着自己的性格往前走。
▌改变外在的生存环境
这里说的生存环境,既包含我们所处的「地理环境」,也包含我们“日用而不知”的「信息环境」。
去哪里上大学、哪个城市工作,其实都是一次打破生存环境对自己的裹挟。
有些人终身奋斗所追求的东西,对于另外一些人来说就是与生俱来的,根本无需多想。
而对于那些出身一般的家庭,我们日常所抱怨、讨厌的高考,依旧是多数人最有效、直接的改命方式,更是一种突破原有生存环境的方式,在多数人的认知中,它甚至是唯一的方式。
这几年也一直秉持且身体力行这样的一个信念,年轻的时候一定要在大城市待上一段时间,亲身去体验和感受这个时代的脉搏。
没吃过猪肉,也要见过猪跑,这未必不是件幸事。比起年轻人有没有在大城市有没有捞到一桶金,在这里拥抱大时代、亲眼见证某些东西反而显得更弥足珍贵。
▌改变自身的回应模式
不管是我们的言语、思维、信息环境,还是生存模式,生活中少数是由发生在你身上的事情组成,而大多数则是由你对所发生的事情如何「回应」所决定的。
但实际上不碰到点事情,人是不会轻易去改变日常固有的生活轨迹,依旧是朝九晚六,三点一线地重复着。
有时候,所有的情况都会对你不利。所有的坏事一起发生,你就可能会想,就是这样了,这就是我的终点了。
面对这种情况,你要么接受,要么想办法解决,这就是一切的真谛。
解决问题,你想各种办法,解决一个问题,然后接着解决下一个问题,循环往复,等你解决了足够多的问题,你就可以回家了。
《火星救援》
只有碰到一些意料之外的事,才能脱离习惯的「路径依赖」,走出日常固有的生活半径,迎接不一样且不确定性的人生,生命才能逐渐丰富多彩起来。
不确定对大多数人意味着焦虑和恐惧,而对于少数人却意味着丰富与自由。
3、如何过好这一生
我是个天天做梦的人,不管是白天还是黑夜。
今年生日那天做了个关于「死亡」的梦,在梦里死了,然后又活过来,醒来陌生地凝视这熟悉的房间,然后意识到一个严肃的问题,就是:
我这一生,可能未必会取得很大的成就,那么我又该如何去度过?
现在多数人为什么总表现得那么焦虑?其实主要还是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这个落差值,多数人是对自己期望值过高,假想了一个很高的下限。
一旦感觉自己低于这个下限,就会产生「我的人生毁了」的想法,这种「自我建构」的念头,就像「死亡」一样令人恐惧。
重点来了,许多东西对我们的影响,其实都是被我们「建构」出来的。对这种自我建构的想法念头,只要你敢「反向操作」一波,在心理上能接受另一个更奇葩的下限。
比如:“死猪不怕开水烫”,那么这种内部已处于平衡状态的信念系统就会失灵,焦虑、不安、担忧等情绪随之就会消失大半,然后那种「自主性」又再次回归。
那么此时此刻一个内在顺畅的自己,不总活在内耗里,能够更多地呈现生命中为善的一面,自然也在为未来的善果而努力。
去年也写过关于死亡的议题《谈一谈房间里的大象—死亡》,但到这次之后,才算是大梦初醒。尤其现在人生走到了 20 多岁的后半段,开始更多地关注那些能给我的生活带来意义和充实感的经历。
如果我们用「如何探索这一生」代替「如何过好这一生」,会有什么不同?
「过好」意味着更侧重在「结果」,更在意的是:好与不好,然而多数时候我们所追求的「好」只是这个:“我要一切最好、最多的······”。其实这挺符合我们懒惰大脑的线性因果,但在真实世界中的大多数事件其实都是非线性因果。
「探索」意味着更侧重在「过程」,人生最美好的并不是获得某个「确定」的结果,因为一旦得到后,会再次陷入目标的虚无与无聊,那种因某个目标达成而带来的幸福感其实是无法持久的。财富取决于极少的大高潮,幸福取决于较多的小高潮。
人生也没有终极意义,只有那些过程中的好时光。
我们既期待又担忧未来,发展方向不确定,路径也不连续,这种状态有点像「纪念碑谷」中的艾达公主,需要一点点向前探索。
游戏·纪念碑谷想要理解世界运作的规律,其实并不需要羡慕那些媒体吹捧的大人物,不断灵活调整自身的定位,以较小的代价,也可以获得实际上的舒适平和,就比如这三步:
1、尽力去探索你能参与的世界;
2、了解你能接触的世界的规则;
3、明确自我定位,尽力适配1+2。
在以上每一点里,都有这完整的七小步:观察、分析、预判、行动、矫正、结果与反馈,多数情况下都适用。
4、最后
端给你鸡汤的人,都显得自己大彻大悟,毫无困惑的样子,但这一定是幻觉,人终究都是困惑的,只不过是解开疑惑的机遇人各不同罢了。
一意孤行保持原先自我还挺容易的,难的是成就出一个个新的自我。近期有种预感,未来这两年,又有一段骤变。
推荐阅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