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30岁的我文学研究生毕业,论文选题是关于陈丹燕的,后记中我说:这是对我童年的一个总结。内心却想着告别。果然,之后,我工作到了新闻系,痛苦地读新闻学博士,教学、科研,跟文学越来越远了。
今夜,在Z38这趟经典的开往北京的列车上,我半躺在摇摇晃晃的软卧车厢里,读着《陈丹燕的旅行哲学》,一时感慨万千。这本书是签名版,几年前无意中看到微博推介买回,当时距离不读文学书和陈丹燕已近10年了吧。买后翻了翻就扔在书柜一角。看不下去。那时的心不仅浮躁,还很抗拒、空虚、苦闷。除了为写论文备课而看点专业资料,一年都不能静心读一本书。有点类似高考之后的焚书撕书吧。
对面床铺的情侣一刻不停地吃吃喝喝,男的伺候周到,似乎女的为低能儿。最后睡到一张床上去了,旁若无人。可我只觉得无聊悲哀,每一对夫妻婚前都曾经上演过类似的故事,可没有长久的热情和爱情。人类这种动物,不爱就是不爱了,拦也拦不住。看看别家,想想自家,都没意思,让人如何相信爱?可是若没有爱,何苦要在一起或者离婚再嫁?罢了,中年怨妇。
再看这本书,我已有过异国生活经历,也读过圣经,更历经了太多风雨,不再是那个单纯傻气的中年少女。所以,她这些文风大变的文字,我终于能看下去了。她一直在成长,在改变,甚至归零,重新出发。
可我还在迷失,即便我寻找到上帝,可时不时虚弱而迷路...祈求天父赐给我平安喜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