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疫情三年市场形势变化
自2019年12月份武汉疫情暴发以来,截止到2022年12月底,历时三年多的疫情极大改变了中国现状。
从宏观层面分析,国家整体经济形势不容乐观,2022年国家GDP增长仅有3%。从微观层面分析,由于封控不断,中国城乡居民普遍收入下降,购买力几乎探底,消费乏力现象日渐突出。
鉴于以上形势,市场层面商家经营日渐艰难。为了突破困境,疫情三年商家最大变化,为跨界经营。所以我们看到滴滴打车推出了“橙心优选”,苏宁电器推出了“苏宁小店”,恒大集团推出了造车项目,百度推出了自动驾驶。
即使身为国资背景的邮政储蓄,也开始微信群内销售蛋油米面。大小不同便利店开始卖蔬菜水果,艾灸馆开始卖床上用品、洗发水、口罩、机能鞋等,更是蔚然成风。
市场之所以发生如此变化,原因无非三点:一为主业不足以支撑企业发展;二为扩大企业盈利增长点;三为增强自身与顾客黏性。
而在后疫情时代,以上趋势不仅不会削减,只会愈演愈烈。
二、后疫情时代商业发展趋势
1.专业化程度不断加深(主业)
2.多样化经营进一步拓展(外延)
3.吸纳顾客、引流入店成为企业生存之根本
4.服务满意是企业持续经营之重要根基
5.提高顾客黏性是日常经营之主题
三、母婴行业所面临市场现状
2022年中国所发生之大事件,一为临近年底放开对新型冠状病毒的防控,防疫政策出现根本性改变;二为2022年度中国新生儿仅956万人,而死亡人口达1041万人,中国人口开始负增长。
2022年度新生儿与2000年相比,中国年度新生儿减少了800万人。新生儿的减少,对母婴行业的直接影响,是目标消费群体的大幅减少,以及母婴市场容量不可避免随之缩水。
由于蛋糕减小,因此对目标顾客的争夺自然更为激烈,母婴渠道生存压力骤增。三年疫情期间,全国母婴实体店关停并转的不在少数。
母婴渠道的竞争,不仅体现在实体店之间的竞争,更体现在线上渠道与线下渠道之间的拼夺。线上渠道的大规模掠客,对线下母婴店的生意造成了雪上加霜的影响。
影响母婴实体店的第三大因素,来自实体店同行的低价撬客。由于信息流及物流日益发达,母婴系统受异地窜货影响巨大。虽然厂家通过设置内码、积分兑奖等方式在尽力解决窜货问题,但窜货问题未能从根本上得以解决。
同行业之间的互相窜货,导致母婴店难以保持高利润销售产品,只能通过不断降价抓稳顾客。而低利润、高费用的经营模式无疑难以为继,因此母婴店只有突围,才可能闯出一条生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