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出身不好,生于旧社会的地主家庭。在家里排行老八,上面两个姐姐,五个哥哥,他是最小的。
解放后,正赶上打倒地主恶霸风行的年代,在父亲两岁的时候奶奶在镇压中被打死了,家里也被洗劫一空,据说连坛坛罐罐都没留下,在父亲六岁的时候爷爷也抑郁而去。父亲就在这样颠沛流离中长大。在那个特别讲究成分的年代,没有人家愿意把自己的女儿嫁给地主家的孩子,所以,父亲就一直打着光棍。
在父亲四十岁的时候,那已是八十年代,改革开放以后,似乎把成分这个字眼冲淡许多。他遇到了我的母亲,但是母亲只有二十一岁,年龄差为十九,几乎就是一代人。母亲看上了父亲的憨厚老实,爱上了他,并且爱得义无返顾,但是,这样的爱情注定得不到祝福,何况在农村这个封建观念落后面子思想严重的地方,外公家特别特别的反对,但是母亲铁了心要嫁给父亲。她偷了户口本去领了结婚证,在新婚之夜外公带着一帮亲戚来架着母亲回家,在拉扯中头发都被撕下来了。一切无济于事,母亲心意已决,于是外公和母亲断绝了关系。这场闹剧轰动了十里八村,在我十八岁都还有人跟我说起这事,用意不明。
虽然理论上讲只要有真爱,年龄,距离,贫富等等都不是问题,这样的爱情,拿到现在的社会来说,都是需要极大的勇气,也注定会坎坷崎岖。
在我出生之后,特别是弟弟也出生之后,外公家似乎也无奈的接受了现实,关系有所缓和。由于在农村,父母经营不善,这个风雨飘摇的家始终在温饱线上挣扎,日子过得异常艰辛。即使再苦再累,母亲毫无怨言,一如初恋一样深深迷恋着父亲,父亲也对母亲呵护有加,挣得每一分钱都交给母亲,家里大小事都母亲做主,而父亲出力。母亲在生活上对父亲照顾得无微不至,在母亲的照顾下父亲基本都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虽然这种在我们这代人看来,有点不可理解,但是在男主外女主内的农村,他们这种已经成为一种习惯,并且还觉得幸福温馨的习惯。
在我们长大的这二三十年间,父母没有打过一次架,没有吵过一次架。他们给我们灌输的思想就是,即使在贫困,只要夫妻齐心,在精神上就是富裕的。
他们恪守着这样的爱情观,一起走过了三十二年。如今,父亲年事已高,身体大不如以前,母亲眼里依旧满满的爱,生怕父亲累着,冻着,饿着,孤单着。宁可自己少吃少穿,都心系对方。
这就是爱,止于唇齿,掩于岁月,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