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目共读组合 李剑秋 《为什么你的学生不思考》打卡第七天
第六章,提高课堂参与度——站着口述题目
遇到的问题——到哪里能找到好的思考题?除了要符合我们的教学设计的思考题,还要可以引发学生思考的思考题。
1、How
那我们找到好的思考题之后,要如何处理这些它们呢?第一方式投射在是投影仪上或者写在黑板上;二是用讲义的形式发下去;三,从课本或练习册上找一些思考题。我想我们80%的老师都是从课本和练习册上找课后作业来给学生布置任务吧,其实我就是这样。但是研究显示从课本上或练习册上找思考题是效果最差的一个。而三者相比较好的是投影仪上显示或写在黑板上,但是最佳的途径就是口述题目。
2、When
那我们什么时候才能布置这些思考题呢?一,刚上课的3至5分钟内布置题目。因为听的越久,学生被动听课的时间就越久,他们主动思考的概率就越小。二是让学生站起来围着自己布置题目。因为学生围在老师身边听课的专注率是最高的。学生坐在座位上听讲会导致老师想要直接去教学生做题,学生也会被动的学习,而不愿主动思考。三,口述题目不需要老师一字不落的读出题目,因为在不同的年级中,老师口述题目都能引发学生的思考,也能让他们迅速思考转而进行深思。所以口述题目无论是在任何情况下都比文字布置题目有更好的让学生思考的效果。
其实看完这几章我就觉得这本书简直就是数学老师的福音,因为作者在举例的时候,基本上都是把数学题目随手拈来。那么容易但是教学方法却为之相通,或许这就是我们大先生叶圣陶说的“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借鉴别人的智慧,来完美自己的课堂。
![](https://img.haomeiwen.com/i9741522/47696b997f1426e3.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9741522/06f95ab7adc025bd.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