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青州北薛村游记

青州北薛村游记

作者: 乡间小路 | 来源:发表于2022-02-08 02:26 被阅读0次

    正月初六,登金斗山下来,看看还早,顺便去山下的北薛村游了一通。

    北薛村是山东省重点旅游扶贫村。村子位于金斗山南麓,房屋依山势而建,高低错落。青州人民的母亲河之一——北阳河即发源于村南的清凉山脚下。我走进村子的时候便看见一条干涸的小河道从村子里拐弯穿过,旁边的一块木牌上标注着“北阳河古河道”的文字。百度了一下,据说清凉山下泉眼众多,经年不息,汇聚成河。看来河道已改,此古河道不复使用,已成陈迹。不免让人揣想当年河水淙淙,浪花奔逐,向山下欢涌的美好景象。但我想,即使这旧河道已经不复使用,但到了雨水季节,也还会发挥排水作用的。这从河道上架设的桥梁就可以看出来。那时,就会出现“小桥流水人家”的动人景观。那时候来游,会更有福地洞天的感受吧,

    村里的路面大都用水泥硬化了,显得干干净净。路边位于山坡高处的院落大都有用石头垒成的墙体。有的石墙高达数米,状如古代坚固的城池。有不少石墙下部一两米全用巨大的石块,体量之大估计十余人合抬也奈何它不了,很难想象筑造者是如何完成的。

    村里房前屋后、道路两旁长着高大的树木,有梧桐、槐树、楸木等,很多看样子就知道是自生的,保持着没有经过刻意修剪的自然姿态。这给古村增添了许多古朴原始的风貌。有家门前有一棵古老的槐树,树身通体黑色,树干有两人合抱那么粗,树冠在明静的天空下呈烟花放射状,遒劲的枝干直刺苍穹。旁有木牌说明,这是一棵明代古槐,距今也有数百年的历史了。还有一家门前有一棵高大的榆树。这些大树给这些人家增添了无限的生机和静谧的气氛。除了个别的房屋坍塌,呈现破败荒凉的样子,表明此处院落已经人去院空,废弃之外,多数屋院还修整完好,有人居住。正是春节,都贴着红红的春联,十分喜庆。有的是两层楼,很新,面积很大。很多大门都用红色大瓷板贴面,门上方有“清雅闲居”“家和万事兴”等用瓷砖贴出的文字,漂亮和气派不亚于平原农村的人家。

    村里见不到青年人,甚至四五十岁的壮年人也没见到。路边或蹲或站的都是老年人。见到我这个外村人,都用好奇的眼神默默地看着我。看得我心里有点不得劲。特别是路过一个路口的时候,有七八个老爷子凑在一块,都穿着青褐色的冬衣,盯着从远处走开的我,像是一群黑老鸹,看得我特别尴尬。我觉得不能不说几句话,就主动笑着打了个招呼:“都在这里歇着呢?”没想到像是一块石头扔到平静的湖面上,顿时激起了一层层涟漪。他们纷纷点头答应:“是啊是啊。”目光显得十分柔和。于是和他们攀谈起来。知道了这个村子有四五百人,附近还有好几个同样带“薛”字的村子。看到他们身后的一件屋子里有一盘巨大的石碾,我问还用不用。一个老头很自豪地回答:“还用。平时压个玉米、豆子啥的,都用它。”

    沿着村路闲逛,来到了村西头,见一处院落坐落在最西边悬崖僻静处,一条窄小的土路通过去。便走去看,见尽头再无人家。院墙下就是深沟,抬头就是高山。真是个幽静的所在。不由得想起了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诗句。听到动静,院里有只小狗汪汪汪地叫起来。

    正在打量,一个妇女从外头走来,六十来岁,穿一件天蓝色外衣,包着块红头巾,手里提个筐子,身体有点胖。走近的时候我向她点头打招呼,她很和气地说:“走走玩玩呢?”我说是。看样子她是这家的主人,一问,果然。问她家房子是什么时候盖的,她说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也四十多年了。石头结构,外墙抹着泥浆,能看到里面混着的麦秸。

    往回走的时候选了另一条村路,见路边有不少制作很精美的木板牌子,上面标明了这是什么地方。下面还附有一首诗,再下面是英文,最后是“山东省重点旅游扶贫村”字样。像“王家古槐”下面的诗是这样写的:“王家古槐明朝栽,时过境迁犹健在。蹉跎岁月它作证,尽诉人间兴与衰。”

    出村,找到我停在村口的汽车,打起火,慢慢地掉转车头,向村外驶去。又看到了那条干涸的古北阳河河道,河道边的一所石头房子下聚着一堆老头老太太,都默默地看着我,夕阳的光辉映照着他们穿的黑色棉衣,照着他们布满皱纹的脸,也照着他们旁边的古河道、石头房子,以及苍老的树木,好像一幅画,一幅古朴的画,透着静谧、悠闲,还有些落寞,有些苍凉。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青州北薛村游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pavk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