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沿着清行宫遗址的走廊到头,“孤山”两个红色大字直面而来,仔细看,“孤山”的“孤”字少了一点,有“孤山不孤”之意,据说这两字是宋朝的笔墨。
“孤山”两字的左右两侧各有一座亭子。据说是是上世纪30年代,杭州市民为感谢南洋华侨资助灾民而建。
东侧的亭子,为三重檐六角石亭,名“文亭”。从上往下看,屋顶是六角形一般的塔状,塔尖并不高。

西侧的亭子,为方形石亭,四面石壁斗门,亭内设有石圆桌和鼓凳,名“武亭”。塔尖高立,有十六层的圆墩,从下往上逐渐变小,最上面有莲花苞样的尖头,亭子的四角有莲花瓣样的翘起。总合起来看,就如唐三藏的帽子一样,取义慈悲吗?

沿着“孤山”从左手迎阶而上,有一不大的平台,一指示牌上写着“鹫香庭遗址”,得来全不费工夫。
鹫香庭遗址是清“行宫八景之一”。
行文介绍:此处丛桂常青,花开时天香馥郁,子累累如瑶珠,旧志所称月中桂也,唯灵鹫山中有之,遂取“鹫岭天香”句意,御题曰“鹫香庭”。
遗址边上有好几颗桂花树,树干分叉而又密集。

会不会桂花作为杭州的市花,从此处出?理由有二:一是杭州自古被誉为“天堂”;二是月中桂,唯灵鹫山有之,灵鹫山唯天堂有之。
当然最要紧当然是杭州的气候非常适合桂花生长开花。
当秋季的时候 ,气温在二十到三十度起伏,于是桂花开了一茬又一茬。
有一年,我特意观察,发现杭州的桂花开了四茬之多,那个秋季,桂花香飘了一回又一回,没完似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