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应酬了一天,到了晚上想坐在这里写点东西,由于早上醒来的太早了,到了坐在书桌前的时候,硬扛着睡意,写了千字左右的字,由于过程中的状态不好,内容里有些地方的错别字或者表达的意思不那么得准确,所以就准备修改着把它完善一下,也不知怎么操作的,误点了一些地方,一下子把千余字删掉了大半,剩下了二百余字,有点懊丧,而后一直无法没有专注思路,休假一天连个千字都没有留下,早上醒来得很早,这个意识都上来了,也不想看什么东西,随着想到什么就整理点什么来。
坐在这里,看到着窗外,日出的时候更早,虽然现在才五点一刻左右,太阳己经升至很高了,想起平时上班的时间,又专门查了一下日出的准确的时刻,今天日出天气预告那里显示是四点四十三分钟,难怪太阳己升了很高,从日出到现在都快一小时了,按古人的以太阳的日出日落指导每日日常生活和工作,日出而作,现在应该都会是熙熙攘攘的劳作氛围了。
这样想象着,就浮现出我们的前工业时代,整个生活场景都是一片大农村的境像,记忆里那时家里的大件,现在的手表都在其列,父亲有块表,这也是家里唯一的可以作为每天的时间意义上的准确性的权力,自己上学前没有什么时间的意识,那时到了晚上,穿越一下,电灯还没有到乡下,太阳一落下,大地基本上开始慢慢黑暗下来,天气睛朗时,月亮会在天空中不知从那个方位起着弱太阳的作用,天气阴沉时,天空密云笼罩,那时候天彻底黑下来的时候,那句伸手不见五指的这几个字所呈现的真实现象就会出现,那真是面对面时如果不声音就会出现,对面相逢不识君了,在室外毕竟有个天空这样一个大背景,对面看不清眉眼,如果空旷点,人体轮廓还是比较明显的,但是如果周围都是房子。
比如说我们村里的中央地方,那里有一两人合抱的大树,好几棵树这样的树,若大的树冠互相交错的,叠叠层层,即使有月光,从树叶中透过程的光线也是微弱的,想起中学课本里荷塘月色里描写月光透过层层叠叠的荷叶落在地面上水面上的意境,那是散文审美的意境,记忆里月光透过密密麻麻的树叶,落在地上的时候,己然是种期盼,那种黑暗只能相逢对面不识君,人幸亏有这种独特语言能力,假设这里人烟稀疏,是个无声世界,黑暗世界里只有表达黑暗的纯粹对面的不识君的那个君或许就是恐惧了,由于无法识别对面的真实性,无数个可能性的未知就会跳出来,让人作个判断了,这时的人还在前人类时代,不会语言交流,人怎么面对面前这个纯粹的黑暗吗,如狮,狗,或者如兔猫,总之无穷无尽种经验里的戒备状态就会一古脑地出现在当时的状态。
那时人的判断里恐怕逻辑性的内在高层别的精神判断力不知是否有,当然类似于动物的那种直觉式,条件反射式的状态不会少吧,黑暗里的反应大概的想象也就有个大致的景象了。这样随笔写着也没有什么特意的主题,驻笔太长了有点婆婆妈妈的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