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就像攀岩,每一步上升都要克服地心引力,艰难常在,忍住就好,多看看别人努力攀爬的背影,多想想自己的一路艰辛。
在豆瓣上看到一个帖子讨论“人生最艰难的时刻,是什么让你坚持了下来”。
我自己人生中最艰难的时刻是什么时候呢?好像并没有确切的答案,每一个一败涂地或走投无路的当下都认为是最艰难的,但是未来总向你不定期投放各种炸弹,轰炸你的底线,告诉你什么是更艰难。
十七岁的时候高考失利以为是今生最艰难的时刻,后来证明并不是;
二十岁的时候失恋,以为是今生最艰难的时刻,后来证明并不是;
工作的时候曾经犯过一个大错误以为天要塌了,以为这就是人生中最艰难的日子了吧,后来证明也不是。
人生永远有最艰难的选项出现,无法比较哪一段更艰难。我可以确定的是,过去最穷的时光是哪一段。
穷可以约等于艰难。
-02-
2013年辞掉刚做没多久的工作考研,考完后回家过了个春节又回到北京等分数,心里一片茫然。
没有在工作,也没有在上学,完全是一个没有身份无处可归的流浪社会人,跟同学朋友已经足足半年没有联系,整日都在饱含焦虑地待着,沉默寡言。
父母早已经进入了脱产带娃的阶段,春节后跟着大哥飞去了广州,二哥直接出差去了三亚。
每年的春节,我们都像候鸟一样飞到老家过春节,春节过后又像鸟一样飞回各自生活的地方。临走前大哥给我塞了一千块钱,我揣着这一千块钱在大年初五登上了火车回北京,暂时借住在二哥的房子里。
二哥是医生,那时候刚来北京工作,薪水微薄,租住在医院附近的一个又破又旧的小区里,楼里没有电梯,房子是那种客厅很小的旧格局,三间屋子分别住了三户人家,除了他之外还有打工的两口子、孩子在附近上学的妈妈和姥姥。
客厅常年没有光,一盏昏昏黄黄的灯无论白天还是黑夜都在亮着,厨房的桌子和煤气灶上沉淀着经年不除的污垢,三户人家轮流做饭,油烟永远也散不干净。
厕所的马桶脏兮兮的,墙上挂着三个马桶圈,上厕所之前要摘下来自己家的马桶圈铺上,没人愿意擦马桶。二哥住的那间屋子很狭小,需要坐在床上用电脑,衣服洗好挂在屋顶上。
这不是最难忍的,最难忍的是热水器坏了,中介不来修,三家租户也不愿意自己掏钱,所以连澡都不能洗。
到了北京后我就一直盘算着一千块钱怎么花,花完了不是不可以再跟大哥要,但是他已经养了我四年,从内心讲我已经不想再跟他多要一分钱了。
工作一时半会儿找不到,过两周二哥就会回来,怀孕的二嫂要来北京跟他同住,在这之前我必须找个住的地方,饭要吃,澡要洗。
-03-
我的策略就是每天少吃,只吃两顿饭,然后尽量不动,这样不消耗体力,然后拼命投简历。
解决洗澡的办法就是上团购网团购了一张二十次六百块的健身卡,两周之内洗澡问题搞定,不洗不行。
上午十一点起床,去厨房找出来我哥医院发的面粉和鸡蛋,摊一个鸡蛋饼。吃完后开始坐在床上投简历,找实习工作。
到下午两三点的时候午睡,醒来四点多,走路去健身房洗澡。回家的路上会路过一家豆浆店,买一大袋子散豆浆回家,喝个饱;然后继续投简历,这期间饿了再喝,喝了再饿,饿了再喝。简历投烦了就看会儿电视剧,晚上一点左右睡觉。这样一周下来瘦了七八斤。
投出去的简历都没有回复,毕竟只能工作四到五个月,如果我考上了,9月份就要开学。
每天都怀着一种弹尽粮绝的恐慌,吃完上一顿不知道下一顿在哪儿。每天都怀着一种漂泊无依的茫然,不属于任何一个群体,没有任何退路。
-04-
就这样过了将近两周,在钱全部花完之前,在我二哥回北京前,通过朋友小 H 介绍我终于找到了一家单位实习,工资不多,但是可以让我花几百块钱租房、吃饭,甚至还可以买几件衣服。
更幸运的是,得知我在找房子,朋友小 H 让我去她那里住,我们把她单人床的床垫搬下来放地上,她睡硬床板,我睡床垫,她说,你不用分担房租,我比你赚得多。
我暗暗告诉自己,要一辈子都记得,这个朋友在艰难时刻帮过我。
后来我在小 H 那里度过了四个月的上班生涯。虽然住在一个房间里,但是我和小 H 很少能够有时间坐下来聊一聊,在工作日甚至很少可以见到彼此。
白天各自上班,晚上八点多我先到家,吃饭、洗漱、上床睡觉。而她一般都要加班到十一二点才能回来,我洗衣服的时候要经常带上她的衣服一起洗,她忙得根本没有时间洗衣服。
有一天晚上我在迷迷糊糊的睡眠中听到门在嘎吱嘎吱作响,以为家里来了小偷,坐起来从门缝往外看,是她加班刚回来,我看表,已经是夜里两点了,她妈每天都在微信给她转发养生文章,《女白领熬夜加班终患癌》或者《中年脱发居然跟这个有关?》等,劝她注意身体,好好休息。
太忙太累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她的上司是一个严厉得变态的人,她给客户打电话的时候,老板就在旁边竖着耳朵听错误,同事都活在上司乌云的笼罩下,连笑闹都不敢。
-05-
有一天上班时间,小 H 忽然打电话给我。她说:我实在撑不下去了,想辞职,工作环境太压抑,每天熬夜也受不了。
我说:你想好了吗?你在这个事务所才待了半年,没有积累足够的工作经验,不好跳槽到下一个单位。
她说:我想好了,真不想干了。
后来她还是没有辞职。
她说:如果我是北京的孩子,在家闲两个月没事做,不过就是跟爸妈蹭口饭。但是我们这些刚刚开始工作的外地狗,在北京没房子、没亲人、没存款,每口吃的饭,每月住的房,都是要真金白银来换。下一份工作没找到,这份工作哪儿敢随便辞。
当初进入职场的新鲜感消失殆尽,当我们发现自己离自己梦想成为的那种人很遥远时,当疲惫和委屈涌来时,是靠什么撑下来的呢?
都是一些很基本的谈不上高尚和伟大的东西。是生存,也是自尊心。
不敢没有工作,不敢任性,不敢偷懒,不敢随便放弃。没人逼着你撑,你自己都能逼着自己撑下来。
小 H 同学后来变得很牛,在公司被称为“Excel 女神”,工作年年评级为 A,用她的话说:唉,这份工作我已经学习不到任何东西了,连我们上司都没我清楚工作的流程。于是她带着工作经验跳槽到一家基金公司去了,年薪翻倍。
她早就不是那个初入职场战战兢兢的生涩女孩了,她身上开始有一种理直气壮的强大气场。
只有我知道,她是如何一步一步跋涉过来的,别人喜欢呼喊累,但是她,加班到深夜十二点回家,还要伏案复习考试,别人从周一就开始盼望周五,但是她,无论是工作日还是节假日,按时起床,从不拖延。
别人闲暇时间都刷刷微博、朋友圈,但是她,几乎没怎么打开过社交软件,那些时间,她只舍得花在努力上。
现在的我们都已经很有经验去处理那些艰难时刻了,不会幼稚地想什么“这一定是上天给我的考验吧”,像我们一样平凡的人太多了,上天根本没那个闲工夫理会。
也不会相信什么一切都会好起来的,撑过了这一刻艰难,还有下一刻艰难,拨云见日和云遮雾罩常常交替出现。只是对一切平静接受,用力克服,全心全意地忍耐着。
练习瑜伽时身体做很令人疼痛的动作时,老师会温柔地说,接受疼痛,适应疼痛,你的身体就会成长。
好像人们总是特别爱回忆那些艰难的时刻,回忆翻越时的勇气,转机来时的惊喜,事情一点点变好的感觉。这些都能证明我们曾经是多么棒的人,证明那段无比投入和用力活着的时光。
-06-
记得那时候每天上班,从住的地方到公司需要坐十二站地铁,七点半慌慌张张地出门,七拐八拐地从地铁口出来到地面上来,穿过天桥下来,再坐半小时班车才能到公司,这时候已经九点,其中好几次都差一点赶不上班车。
这一路上可以看到楼下卖煎饼的阿姨在打鸡蛋,地铁工作人员把排队上车的人往上推,抢到座位的上班族垂着头打瞌睡。
下班时间是一天中最愉快的,路上可以看到餐厅服务员在后门抽烟,中介公司的员工穿着正装站在路口东张西望,小卖部的老板在玻璃门里收钱,收拾垃圾的大叔翻开桶盖,下班的女孩带着浮粉严重的脸回家。
他们看起来都是渺小的、平凡的,不知道来自什么地方,或许是某个小县城、小乡村,也不知道谁的此刻正是人生的艰难时刻,谁又在昨夜里暗暗哭过,已经不是可以投入妈妈的怀抱寻找安慰的小孩子了,大家都需要自己鼓励自己去打起精神照常完成一天的工作。每天都在努力地把自己变得更漂亮一点,更智慧一点,更坚强一点,更成熟一点。
理想难酬,恋人未满,除了成为更好的自己我们毫无办法。
对人生处于 easy(轻松)模式的人来说,活着就像蹦蹦床,有来自四面八方的保护和支持,只要自己努力跳一跳就可以轻松在上。
而对人生开启了 hard(艰难)模式的人来说,活着就像攀岩,平地而起,每一步上升都要克服地心引力,艰难常在,忍住就好,多看看别人努力攀爬的背影,多想想自己的一路艰辛。
对这座繁华的城来说,我们是蝼蚁一样的存在,风可吹我,日可晒我,雨可淋我,我精心构筑的生活,有时候很脆弱,轻易就进入艰难时刻。可我们还在认真地相信:只要自己变得更好,就可以过上更好的生活。
每一个人都比自己想象的坚强多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