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前后各种饭局,有一种说法是初中的妈妈是饭局消失的群体。回想起来就是孩子一年级到四年我在外面吃饭比较多,而后越来越少,随着因为工作接触人的广泛,工作的需要,和个人开拓视野的需求,有些饭局的确也是必须要去的。
最近有一个很多人聚集的大饭局,有些人可能约饭的人比较多,所以经常一锅端,一起把前生后世各种关系放于一个饭桌,这种饭局就是朋友和工作之间的饭局,纯工作这种饭局就不适合,而且这类饭局一般是有一个有威望的人,让大家簇拥而去,这种饭局也是一种小型聚会,基本在一个圈圈里面的人。一个这个圈圈边缘的朋友说他可能来不了,为什么说边缘呢,因为他有时参加有时不参加。他说最近饭局太多,而且越来越希望小饭局,人太多,闹哄哄,他说他最近突然希望有一些人少的饭局,能够放开畅谈,我调侃他说,这种畅谈,我作为女性是不是要避讳一下啊,只有大场面,大家一聚,表明都没有相忘于江湖,你还想讨论什么哲学问题啊。他说,你说的也是,不过大场面也越来越有风险,也许对于偶像人物而言,都是他的小跟班,但是我们这些小虾米也需要注意下言辞,所以大场面就会很累。
我想想也是,饭局就是吃饭的升级版,不仅要选择餐厅还要选择和谁吃,怎么吃,喝酒还是不喝酒。对于女士而言喝酒应酬只适合和让自己放心的人来几杯,无论有没有酒量,都不建议女士和不了解底细的人饭桌喝酒,这基本成了我的原则,一定要保证自己安全的回去。随着饭局的增加,慢慢就知道哪些人是喝酒的,哪些人是聊天的,各种饭局有着不同的功能,有人让你愉悦,有人让你看到千面万像,有人让你了解社会背后的故事。我是无法忍受一个人吃饭的。前一段看一本书,治疗孤僻的做法就是不要一个人吃饭,我突然发现我基本很少一个人吃饭,难道说明我是一个耐不住寂寞的人?想想还真是,吃饭如果没人聊天是多么的无趣,只能说是个人秉性如此吧。所以面对饭局邀请,除非很不想让我碰到的人,我不去,好像基本没有,所以基本不去参加的饭局是因为没时间,没时间最直接的原因就是孩子有课或者第二天考试,其他几乎没有其他原因阻挡我出去吃饭的行程。
看到一本书,能够经常陪你吃饭的人是爱你的人,我想想,我是太爱这个世界吗,所以总是喜欢和不同的人去吃饭,这在疫情的时代,是多么危险的事情。不够话说回来,人类的进化史就是吃的进化史,在一次次和自然界的斗争以及选择中,人类找到了各种食物,也找到了和自己一起共同吃饭的惺惺相惜的人。吃饭已经不仅仅是吃饭这么简单了,中秋的饭局,春节的饭局,生日趴,已经成为人类自我愉悦,甚至自我进化的一个个基因突变的节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