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2023-03-13

2023-03-13

作者: 浅酌慢斟 | 来源:发表于2023-03-12 12:39 被阅读0次

    我們為什麼要讀歷史?──中國人的中國史(上)我們不要光陷入歷史的悲慘中,這很容易使你失去志氣,你必須從歷史的悲慘中看到人的努力、人的可貴。作者:霍韜晦2016-06-13海角龍吟我們現在處於一個忘記歷史的時代,不知歷史有什麼意義的時代,教署轄下的課程改革小組正建議中學要廢除歷史,把中史併入一個社會性的人文教育科之中。也許他們只是從一般的知識的角度出發,認為歷史知識在社會、在實際工作中沒有什麼作用,只要知一點便足夠,與公民、社會之類合併成一科便足夠。他們的眼光只着重實用,如電腦科;只着重於人的專業訓練、職業訓練,考取學位以確保謀生資格。他們完全不懂教育、不懂文化。在不懂教育、文化的心態下,根本不懂歷史。歷史是最好的教育,歷史是人文化成中最深遠的部份。孔子說:「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此一「史」字啟發極深。人之所以有文化,脫離其原始本能,正是在於其能繼承前人的創造,有歷史素養;吸收前人的指引,避免重蹈覆轍。所以一個民族、甚至一個人,如不懂歷史,根本就不會作一個人。每個人也有他生命成長的過去,一個人如果對自己的過去不認識、不面對、不改過,他根本就不能成長,不知如何去開啟自己的生命,建立自己的理想。人的長過程很難,正如一個民族和一個社會,它的成長過程,不是一日,而是數以千年的累積。

    這中間不單是知識的累積問題,也不單是事實的記錄問題:即只問過去有什麼發生過。歷史不應該只是事件,也不應該只是考據真假。例如當年日本蓄意進攻蘆溝橋,日本方面卻說是中國人先開第一槍,於是引致雙方學者的爭論。其實,爭執這第一槍有何用?日本挑起戰爭根本就是找藉口。誰踏進中國土地?誰佔領蘆溝橋?其他的只是枝節。事件在眾多的歷史事實中只是一件:不能獨立認識,眾多的歷史事實是前後互相關連的,所以沒所謂單一的歷史事件。不錯,對單一的事件,我們也是有探討的必要,考訂真假,當中有它的客觀性、獨立性,和不可代替性,但我們了解歷史,不是只了解事件,了解所謂客觀記錄。正如我們了解一個人,不是只了解他的身高、體重、他的個人記錄。這些記錄零零碎碎是沒有大用的,了解這些不是歷史的真義。所以我們為何讀歷史,究竟歷史是什麼?我們非要弄清楚明白不可。究竟歷史是什麼?中國人為何要讀中國史?這兩個問題我們也要弄清楚。這對我們自己做人、做學問、做事,乃至如何與人相處,都很重要;即使不是中國人也很重要。歷史是什麼?歷史是什麼?國史大師錢穆在《中國的歷史精神》是這樣說的:「歷史便即是人生,歷史是我們全部的人生,就是全部人生的經驗。歷史本身,就是我們人生整個過往的經驗。至於這經驗,這已往的人生,經我們用文字記載下來……這叫歷史材料與歷史記載。」(〈中國的歷史精神〉)就錢先生說,歷史就是我們的人生的經驗,不是零碎的經驗,是全部的經驗。我們全部的經驗為何要記錄下來?這些經驗我們叫歷史記錄、歷史資料,但還不是歷史的寄託所在。如唐太宗說:「以銅為鏡,可正衣冠;以古為鑑,可知興替;以人為鑑,可正德身。」鑑即鏡,興替者即政權、朝代的轉換,亦即朝代的盛衰史。如羅馬帝國為何會滅亡?大家都很有興趣探討。唐太宗說這句話站在政治立場,或統治階層立場,歷史可以提供管治好國家、延續政權的啟發。這樣看來好像很自私、很狹隘。所以司馬光寫的歷史書叫《資治通鑑》,正是為幫助帝王統治而寫,如一面鏡由古照至今,近1,300多年,足資借鑑。所以歷史就是一從古照至今的鏡,如你能看清楚,就會給你很多啟發、很多指引。當然這不是絕對的,因過去的事畢竟過去了,把過去的經驗結果,歸納起來,依科學方法說可以得到知識,因此有人說:歷史也是一種科學。但西方的科學方法,被其歸納的對象全是相同的,如p,則q;如天下雨,則地上濕;或如抽煙,可導致癌症,把同樣事例歸納進同一範疇,以得出因果關係,成為具有普遍性的知識。但歷史不可能這樣,歷史每一事件都是獨一無二的,怎能如p則q那麼簡單。可見這只一寬鬆的說法,不能這把歷史等同於科學,最多只能像伽達默爾(H.Gadamer)所說,歷史是一種精神科學。歷史既是過去全部人生的經驗,但這些經驗有何作用?唐太宗、司馬光的說法是歷史可以幫助統治。這當然狹窄,很有問題,我們不能說歷史只幫助統治者,只為政權服務。雖然政治是最切身的關係,政治代表着最巨大的利益爭奪、權力爭奪。得到權力那種滿足感是很大的,所以人不論如何受人非議也要參政。但如說歷史是為政治服務便很悲哀,這樣讀歷史便很偏狹,走不出政治鬥爭的領域;讀歷史變成只想從事政治鬥爭,奪取政權,難道除此之外便沒有其他作用了嗎?反過來我們不想從事政治鬥爭便不用讀歷史了嗎?這樣太偏狹,也太扭曲,這樣的觀點不會有健康的歷史學,也不會有帶領人類走向光明的歷史學。所以怎樣看歷史十分重要;依我的看法,可分成幾個層次去了解:歷史是什麼?國史大師錢穆在《中國的歷史精神》說:「歷史便即是人生,歷史是我們全部。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023-03-13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pnfrdtx.html